古冀农民覆膜忙甘谷农田“穿”银装

天水日报 2019-03-27 12:24 大字

特约记者史载

春暖大地,“春种”的脚步声日益临近。

3月22日,记者在甘谷北郊山区鸟瞰,一山一坡、一弯一岔,梯田地里覆盖着整齐均匀的地膜,一垄垄地膜在太阳的照射下银光闪闪,格外耀眼。黄土裸露的山梁沟峁上,农民们正忙碌着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给农田“穿上”银装。牲畜的吆喝声、农民惬意的谈话声,交绘构织成一幅欢快的春耕奏鸣曲。

金山镇常家庙村村民牛三霞一家正在山梁上的地里铺地膜,他那红膛膛的脸上滚满汗珠。牛三霞快人快语:“还是科学种田好,这几年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是旱不倒、打不垮的‘铁杆庄稼’。这块山尖尖上的一亩多坡地,以前根本种不成玉米,种小麦只能打一百多公斤粮食,如今有了全覆双垄沟播技术种玉米,每亩能打500多公斤玉米,要是在山脚下的梯田地里,一亩双垄沟播玉米产粮600多公斤更是平常。”

在安远镇不少村庄的梯田地里,随处可见农民忙着在前面揭残膜,后面紧跟着机械旋耕作业,接下来是起垄覆膜作业。地膜铺上不一会儿,膜下面就结了一层亮晶晶的水珠。70多岁的村民张少庚说:“一亩地用机械作业,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我家缺劳力,儿子外出打工,机械覆膜队帮我铺上了地膜。最近天气暖,太阳晒,地里的水汽就蒸发了,失墒快。覆上膜,保墒保水,庄稼就能长好了。”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甘谷县春耕生产正在热火朝天进行中,广大农民把一年的希望和种子一同播进了沃土,在春风中播下了希望,憧憬着玉米棒子堆满庄前屋后的丰收时节。

新闻推荐

一心为民解忧愁 记甘谷县礼辛镇武装部长席虎太

甘谷县礼辛镇尉坪村是曾经有名的“贫困村”,短短几年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村上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与2015...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