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解忧愁 记甘谷县礼辛镇武装部长席虎太

天水晚报 2019-03-20 12:06 大字

甘谷县礼辛镇尉坪村是曾经有名的“贫困村”,短短几年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村上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与2015年担任礼辛镇武装部长并包抓尉坪片工作的席虎太息息相关,他带领群众脱贫攻坚,发展产业、兴修道路、建设梯田、开展异地搬迁,建设新农村,受到群众的赞扬。

夯实基础条件

改善生活水平

“长期以来,对于尉坪村村民来说,致富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交通不便。”席虎太说,他从2015年担任礼辛镇武装部长并包抓尉坪片工作后,首先对尉坪村进行了深入走访,了解到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尉坪村7个自然村2000多人,居住在3条沟4道坡上,组与组之间虽然相距2公里,但沟与坡成为拦路虎,解决行路难问题,是这里群众祖祖辈辈要想解决的难题。

虽然困难重重,但要想挖穷根、摘穷帽,就必须从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入手,席虎太向群众承诺:不把3条沟4道坡治理好,让公路连接起来,誓不罢休。

席虎太说,当时面对没有资金的困难,他号召群众和尉坪村在外工作的人员积极捐款。短短一月时间,捐款就达到20多万元。在村民们的参与下,填埋了大道沟,彻底改变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紧接着,席虎太动员两委班了乘胜追击,硬化通村道路2.5公里,巷道硬化4万多平方;修通了宽18米的南北滨河路,修建了清溪河尉坪段河堤工程;累计兴修梯田1300亩;彻底改变了河道侵蚀,冲毁农田的问题;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尉坪长乐桥建成,解决了群众过河难的问题。

新农村东西排洪渠的建设是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工程,许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席虎太带领一班人做群众工作,最终得到群众的理解和配合,使得排洪渠顺利贯通。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全村基础条件明显有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彻底改变,为全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壮大支柱产业

奠定增收基础

早春时,气温依旧较低,但尉坪村的蔬菜大棚里春意融融,地膜韭菜长势喜人。“这些蔬菜大棚的投入使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里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尉坪村村民尉海说。

站在田间地埂放眼望去,除了在平川地区矗立的一座座蔬菜大棚之外,尉坪村坡道区的土地也没闲置,梯田里分别栽种着花椒树和苹果树。

席虎太说,过去尉坪村村民的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小麦和洋芋为主,增产也不增收,群众守着一亩三分地靠传统种植为业,收入低、生活差。村民富起来,必须要有产业支撑。面对村上现状,席虎太因地制宜,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请种植专家传授经验,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确立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设施农业的思路。三年来发展蔬菜设施大棚100多亩,去年为群众增收60多万元,发展苹果累计500多亩,发展花椒1900多亩,还大量推广种植地膜辣椒和地膜韭菜,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等多种经营。

美丽乡村建设入画来

如今,在尉坪村除了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多项产业同步实施之外,美丽乡村建设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席虎太说,尉坪村过去交通不便,环境脏乱差,为了让村民们有一个宜居环境,在他的提议和带领下,完成了350平方米广场中心花园和绿化带建设,兴建了篮球场,栽植各类绿化树种3200余株;新建114平方米便民超市及村卫生室;修砌排洪沟渠120米;建设了90平方米长廊凉亭工程。

紧挨文化广场新修建的一排排二层小洋楼是尉坪新村的所在点。据席虎太介绍,尉坪新村选址点原是村上的200多亩鱼塘土地,属村集体所有,但这些土地被村上部分村民私自圈占、甚至撂荒。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席虎太动员村干部一班人走村巷、入农院,积极做占地户的思想动员工作,最终土地全都稳妥收回,为建设尉坪新村提供了土地保障。目前,已建成的一期61户住宅,完成一期户外管网以及道路亮化、美化工程;二期150户2万平米住宅已经开工建设。同时,村里修建了2100米水泥路,统一安装了路灯,修通了下水道,种植了花草和绿化树木。

短短几年时间,席虎太凭着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为尉坪片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新闻推荐

新阳邂逅凤凰山

□张建魁我去凤凰山是在一个雨天,不是最适合去凤凰山避暑的夏天,也不是凤凰山最热闹的春天,而是在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