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天水文化旅游走向新辉煌

天水日报 2018-08-31 12:06 大字

刘岩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旅游以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了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天水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独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体系。改革开放后,天水市适时提出“旅游富市”战略,并以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和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目标,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和省、市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下,天水文化旅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文化品牌与旅游品牌相融合,城市知名度全面提升

天水市立足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资源优势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气候资源,确立“中华文明之源”的旅游总体形象,培育提升“羲皇故里·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和“陇上江南·麦积山国家5A级景区”两大特色品牌,并不断为两大品牌注入新的内涵,建设中华始祖文化园大景区、麦积山生态与文化旅游大景区、大地湾文化旅游大景区,形成多景区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与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极大地提升了天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旅游商品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旅游市场不断拓宽

天水市坚持把旅游、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度挖掘景区历史文化内涵,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强化包装点缀,提高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同时,建设了伏羲庙景区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大秦艺术交流中心等文化旅游产品销售中心,旅游市场产业链条不断拓展。文化赋予旅游商品更多的内涵,旅游商品的开发也促进了文化元素的充分挖掘,二者相辅相成,抑制了低层次旅游商品的恶意竞争。

三、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相融合,景区核心竞争力增强

天水市既坚持对传统文化和景点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又加大了对现有景区的提升、改造和重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藉河风情线”就是充分挖掘“天河注水”传说,其结合天水人文历史和城市特色,设计以自然为根,以特色文化为魂,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将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营造出了让游客流连忘返的乐土。武山、甘谷、秦安、张家川、清水五县也创新旅游发展思路,深度挖掘现有历史文化资源,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旅游产业园。同时,对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胡氏民居等众多文保单位进行保护维修,扩大景区文化元素,提升了景区影响力。

四、注重旅游市场与文化精品相融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天水市围绕五大旅游品牌,积极进行宣传促销和市场营销,拓展了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人数逐年增多。与此同时,立足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艺术精品,推进地域特色艺术创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推动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取得了双向突破。创排了一批优秀舞台艺术和旅游艺术作品。这些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将文艺精品与旅游市场联姻的做法,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五、注重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后,天水市深度挖掘天水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十二五”以来,全市实施重大文化旅游项目58个,总投资额达516.6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尤其是2017年宝兰高铁开通后,为天水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全市文化旅游产品质量等级不断提升,为加快发展天水市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六、文化旅游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建设发展加快

随着“旅游富市”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天水市积极发挥旅游协会、旅游质监所的监管作用,狠抓旅游安全的日常管理和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管,促进了旅游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与此同时,天水市还开展导游、旅行社年检年审和旅游星级饭店复评复核工作,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环境不断优化,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为文化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天水作为甘肃的文化资源大市,机遇与挑战并存,政府、市场都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审视与调整,使天水文化旅游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系中共天水市委党校讲师《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编辑室编辑)

新闻推荐

天水市113.5万元奖励商标及持有人

本报讯【记者罗双红】日前,天水市对2017年度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商标、文化旅游商标持有人进行奖励,...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