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扶贫车间”成群众致富新途径

天水晚报 2018-08-22 12:44 大字

本报甘谷讯【记者耀文】今年以来,甘谷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把原本扎根在大城市的“大工厂”,做成了“小车间”,在贫困群众家门口建起“扶贫车间”,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今年5月,甘肃省首个“扶贫车间”在甘谷县大庄镇挂牌成立,100多名困难群众率先实现了华丽转身,拥有了“车间工人”的新身份,对原本赋闲在家的妇女们来说,一方面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增加了自信,实现了就业、照顾家庭、干农活三兼顾。

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甘谷县“扶贫车间”建设亮点频出、异彩纷呈,工服、校服、麻鞋制作,拉菲帽、汽车坐垫编织等各类“车间”在全县15个乡镇落地生根,并逐步转向规模化、多样化、专业化。

在新兴镇蔡家寺村的“扶贫车间”里,村民李亚丽一边动作娴熟地做手工,一边高兴地说:“自从村里办起了扶贫车间,我积极报名参加,如今已在这里干了好几个月了,上个月领到了2200多元,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到外面打工了,每天下班,老人、孩子都能照顾,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

车间负责人李佩琪告诉记者,现在正在赶制的是一批外贸订单锡箔纸和工服,像这样的车间还有2个,目前已吸纳贫困群众近120多个,平均每人一个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

一个“扶贫车间”就是一个幸福的支点和许多个家庭脱贫的希望。为了加大对“扶贫车间”的支持力度,甘谷县制定出台了《甘谷县关于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的指导意见》,瞄准资金、厂房、订单、人才等关键环节,着力解决企业入驻遇到的困难问题,设立“扶贫车间”专项担保基金,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撬动县内金融机构落实贷款额度1000万元,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达到一半以上的车间,财政补贴50%的水电费;整合人社、农业、妇联等各类培训项目资金,用于务工群众带薪培训;引导县内企事业单位将校服、工装交由“扶贫车间”生产加工,通过中车集团等帮扶单位争取生产订单50余万套。

目前,甘谷县已建成运营各类“扶贫车间”52个,带动贫困群众就业2300人,计划年内建成60家以上,带动3000名以上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新闻推荐

甘谷:易地搬迁走活“三步棋”

本报记者丁晓刚沿甘谷县南滨河路向东,欣赏着路边生机勃发的田野,记者来到六峰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特色鲜明的高...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