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锐意改革中奋楫前行——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亮点扫描 本报记者 景春燕

天水日报 2017-12-25 11:21 大字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

2014年8月,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被确定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法院。三年多来,该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按照司改试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遵循司法规律,联系天水实际,积极主动作为,稳妥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基础性重大改革,在落实法官员额制度、建设新型审判团队、规范审判权运行机制、强化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等方面亮点纷呈,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探索了路径,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今年6月,天水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7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甘肃省文明单位”。

亮点一:创新管理模式

倾力打造新型审判团队

——严格有序实施员额制改革。“提高案件的审判质效,依靠的是审判人员。员额制是实现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保障。抓住了员额制改革就抓住了提高案件审判质效的关键。”采访中,天水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忠福说。

2016年6至9月,天水中院按照省高院统一安排,精心组织了两次全市法院法官入额遴选工作,依照统一的遴选标准和程序,在确保政治过硬的基础上,突出司法能力、办案业绩和职业操守要求,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入额比例。经过遴选,全市法院共有232名法官入额,占法院政法编制总数的34.21%,占法院总人数的32.64%,全部配置在审判岗位承担办案任务,办案法官人数比改革前提高了13.93个百分点。

在开展法官员额制改革过程中,天水中院始终把入额标准贯穿于遴选过程的始终,坚持差额择优、量能选人,确保真正把优秀业务骨干遴选到一线办案岗位上来。员额制改革后,法官队伍结构得到改善,优质司法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审判一线,一大批年轻法官在审判一线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逐步挑起了法院工作的大梁。

2017年7至8月,天水中院又组织实施了全市法院第三批员额法官选任考核、考试工作,确定了24人的候选名单上报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审查决定。

——科学合理推进审判团队组建。今年5月,天水中院党组召开会议,讨论审判组织改革方案。党组书记、院长马忠福提出:“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要坚决打破传统思想,尽快组建以员额法官为核心、以法官助理、书记员为辅助力量的新型审判团队,实现办案团队化。”由此,天水中院全面启动全市法院新型审判团队建设工作。

组建中,天水中院坚持审判业务庭和新型审判团队并设,审判业务庭负责司法政务管理,审判团队负责具体案件审理执行,实现“政事”分开,权责明晰。根据案件数量、类型和难易程度等指数的不同,全院共编组13个固定审判团队,由全部庭长以下40名法官组成。同时,以入额的8名院领导为主,从13个固定审判团队中抽调部分法官参加,另行编组若干相对固定审判团队,负责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审理。新型审判团队为相对独立的办案、管理、考核、责任单位,实行按月考评,年终统一核算团队和个人绩效制度。

全市各基层法院也积极参照中院模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短期内快速组建了若干新型审判团队,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审判执行工作中去,沿着提质增效的改革之路稳步前进。

天水中院审管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型审判团队的运作特点,可以用“三个突出”来概括:突出审判长地位,全部案件裁判文书最终由审判长签发付印;突出合议庭作用,严格实行合议庭交叉阅卷、组织庭审、评议决定案件、会签裁判文书制度;突出专业合议庭功能的发挥,成立环境资源、交通肇事、涉军、妇女维权和少年法庭五个专业化合议庭,实现专业审判强强联合。

——从法官个人对审判事务“全包全揽”到“聚焦审判,五个手指弹钢琴”。为充分发挥每一名入额法官的审判核心作用和审判辅助人员的辅助作用,天水中院全面启动全市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加强司法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分两批招录259名省财政保障的聘任制书记员,按照“1+1+1”的模式给每一位法官配置一名法官助理和一名书记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确保办案质量和效率。

今年5月,秦州区关子镇张某等26名果农诉至法院,状告天水某公司拖欠苹果收购款46万余元。一审法院判令某公司向26名果农履行责任,某公司不服,提出上诉。26名果农,26起上诉案件,绝不是一件小事。每一个果农背后,是他们众多亲人和家庭的权益维护,看得更深一些,则事关天水市“三农”和“***”政策的落实。只有又快又好地审结案件,帮助果农们尽快把自己辛苦劳动所得拿回来,才是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最好实践。受理这些案件的天水中院民二庭两个审判团队,充分发挥新型审判团队分工合作、集体作业的优势,各承办法官连续展开交叉阅卷、案情会商、审理方案制定和组织调解、庭审工作,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同步迅速展开证据补充收集、组织证据交换、法律文书送达、电子档案建立以及庭审记录、录音录像和网络直播工作,各项工作衔接紧密、一气呵成,审判质效大大提高。26起案件从登记立案之日起20日内全部审结,当庭调解当天送达调解书,某公司所欠果农款项于10月8日前全部自动付清。

采访时,天水中院刑一庭审判团队的法官杨帆说,实行审判团队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把法官从装订卷宗、校对文稿、文书送达等诸如此类过去由自己包办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得以专心致志地从事“审”与“判”的主业。“真正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由审判者负责\’,法官们肩上的担子重了,但业务更精通了,效率也更高了。”

与此相适应,天水中院的院庭长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也进入了快车道,监督管理方式从直接指导、决策案件审理转变为通过审判流程和审限监督、组织召开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讨论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组织进行案件评查、亲自承办案件等措施,实现对案件审判质效的宏观管理。

亮点二:院庭长带头办案

回归法官本色优化审判资源

院庭长带头办案,也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3月,一起合同纠纷案的当事人因不服一审判决,向天水中院提起上诉。天水中院立案后,依法组成由副院长张继民主办并担任审判长的合议庭进行了审理。张继民副院长凭借深厚的法律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积极组织开展调解。资深法官和副院长的权威性、调解方案的权益保障均衡性和可行性、调解谈话的站位准确性和循循善诱,这些因素在调解中全都转化为有利司法资源,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愉快和解。

这只是院庭长带头办案的一个缩影。当前,天水市两级法院院领导办案已成常态,全市法院125名院庭长承办案件数占比接近50%。

2016年8月,天水中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庭长办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院庭长办案方式、责任、数量和考核要求,规定院长、副院长(含入额其他院领导)年度承办案件数量不得低于全院人均办案数的5%、20%,庭长、副庭长不得低于所在团队人均办案数的60%、80%。同时还强化措施,预防领导干部委托办案、挂名办案等问题发生。

“院庭长办案既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员额法官主体地位的体现。”采访时,天水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继民说,院庭长首先是法官,而且往往是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只做行政管理不主办案件是司法资源的绝大浪费。一般来说,院庭长办案政策站位高,对法律尺度的把握也更全面,带头承办疑难复杂和大要案,能起到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的作用,更好地带动全院法官办案的积极性,推动司法改革向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群众也会更满意。

根据省高院通报,截至11月底,天水中院各项审判质效指标均居于全省法院前列,审判案件结案率达87.11%,居全省法院第一位。

亮点三:推进繁简分流

“简”出效率“繁”出精品

天水中院以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为抓手,把深化繁简分流工作作为改革的“重头戏”,遵循规律,因案制宜,简案快办,繁案精审,“简”出效率,“繁”出精品,因此成为目前全省唯一一家获得“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殊荣的法院。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正在形成。2015年6月,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为全省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改革试点法院。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来,麦积区法院制定《快速审理轻微刑事案件实施细则》,建立“轻刑快审”机制,组建轻刑快审团队,开辟快审绿色通道,对适用快审机制的88件轻微刑事案件实行快速立案、集中送达、集中开庭、当庭宣判,确保在立案后10个工作日内结案,为全市法院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市中院在总结麦积区法院试点工作阶段性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于今年9月制定了《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的指导意见》,印发全市法院执行,把这项改革工作全面推向深入。

以此为突破口,天水中院趁热打铁,着手开展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工作。天水中院不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这项改革的试点法院,但却自我加压,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先行先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改革精神,全面总结近三年来全市法院刑事审判经验,与公检司机关深入沟通协商,制定《关于全市法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分三个阶段实施,最终按照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总体部署,确保与全国同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任务目标。

——民商事、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机制逐步建立。今年以来,天水中院陆续制定印发《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民商事二审案件快速审理办法》《民商事案件速裁工作规程》和《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指导意见》,搭建了全市法院民商事和行政案件繁简分流工作的“四梁八柱”,提出了2018年6月底前将全市法院占比近40%~50%的简单民商事和行政类案件全部纳入简易或速裁审理机制的目标,明确了深化繁简分流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及时化解小额纠纷,提高审判效率。在全市基层法院和它派出的人民法庭审理的各类案件中,依法可以适用小额速裁程序的案件占到了相当比例。小额速裁程序紧紧围绕“小额”“速”“裁”3个主题词做文章,对当事人起诉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且争议标的额低于当年公布的小额诉讼案件金额标准的单一金钱给付之诉的民事案件,适用特定审理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做好小额速裁工作,既节约司法资源,又降低当事人的诉讼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能够更好地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天水中院把小额速裁工作作为建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的着力点,谋点布局,统筹推进。

11月22日,甘谷县法院审理了全市法院首例小额诉讼案件。原告甘谷县某协会向甘谷县法院起诉,要求被告牛某归还借款本金10000元及利息2916元。甘谷县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案权利义务关系清楚,争议标的额不大,符合民事诉讼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规定,遂依法小额诉讼程序快速进行审理并作出生效判决。全市法院小额速裁工作由此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王红岩作为天水中院民一庭审判团队的一名法官,对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感受颇深。他说:“以前分到手的案件,不分繁简,都适用一种程序,用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结果就是加班加点也应付不过来,当事人往往还嫌冗长繁琐,不满意。实行繁简分流后,简案能够快办、集中办,一批就可以处理多起案件,我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审理硬骨头案件。案件质量和效率都有了保障。”

亮点四:执行“动真碰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司法改革“动真碰硬”,必须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是人民法院的庄严承诺。

天水中院着力抓好积案清理,按照省高院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开展“清仓行动”“飓风行动”“问责行动”三大行动,重点破解财产处置变现难、失信惩戒不足、联动机制不畅等问题,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组织手段强力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天水雄风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多次通过银行借款、个人集资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但借款本金及利息却未按期偿还,自2006年以来,各债权人陆续起诉至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该系列案件涉案数量达114件,债权人分布广,执行标的额高达5159万元,执行周期长达11年,是典型的长年积案。天水中院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院局长亲自部署指导协调,抽调精兵强将,制定执行方案,通过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将被执行人所有的土地及地上建筑予以拍卖,最终以3010万元成交。随后,组织各债权人参与分配大会,确定分配方案,使114案债权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合法权益,彰显了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为推进司法信用体系建设,天水中院结合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在广泛征求全市执行联动机制各成员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天水市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办法》,经层报市委政法委、市委和市政府同意,目前已由市委办和市政府办正式印发全市贯彻执行。今年全市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722案806人,公布“黑名单”614案651人。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5824件,执结5061件,同比分别上升48.83%和73.5%,执结率86.89%,同比上升12.35个百分点,执行到位标的额13611.24万元。

千帆竞过,百舸争流。司法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天水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忠福表示,该院将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在履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职能中,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全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继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为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天水中院被评为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示范法院

法官入额遴选考试

天水中院审判专职委员会讨论案情.jpg

新型审判团队讨论案情

新闻推荐

图片783

12月6日,甘谷县六峰镇农民正收获大白菜。近年来,甘谷县提出了“西优、东移、北扩、南进”的蔬菜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磐安燕家村“反季节大棚韭菜栽培模式”、渭北五村“精细菜套种栽培模式”等特...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