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有同一个名字叫记者

天水日报 2017-11-08 09:48 大字

天水日报社志》第5页“岁月印痕”栏目,首张照片是《天水报》筹办办公室全体人员:张津梁、周成德、王钧钊、崔生霖、徐青、文长辉、杜晓明7人的合影。

曾参与《天水报》筹办,后任《甘肃日报》摄影部主任的徐青告诉记者,之所以说“筹办”不说“筹备”,因为早在1951年11月1日,《天水报》正式创刊,后来几经停复,1985年正式复刊。

11月6日晚,记者电话采访了徐青。说起30多年前的往事,徐老记忆犹新,恍如昨日。1984年9月,中共天水地委决定复刊原地委机关报《天水报》,《天水报》筹办办公室随之成立,张津梁任办公室主任,照片中其他6人为工作人员。

徐青说:“筹办办公室的7个人,大家都是同事,不分上下级。每个人对待新闻工作很认真、很慎重。试刊期间,采访、写稿、改稿、画版、排版,还要自己联系印刷厂的工人印报。”

1985年1月1日,《天水报》试刊号发行,至4月底,共发行试刊8期。筹办办公室的7个人,当记者,做编辑,还是发行员。徐青说:“他们把印好的报纸拿到街头去卖,能卖就卖,卖不了就送给市民。”

那时候,徐青他们这些前辈,正是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在工作。

《天水报》筹办办公室全体人员合影拍于1985年3月18日。拍过合影,筹办办公室撤销,天水报社成立。当年5月1日,《天水报》正式复刊,四开四版,黑白铅印,每周一期,周一发行。徐青和筹办办公室的同事继续在报社做记者、编辑,他当时在报社编辑部要闻经济组,负责一、二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徐青离开《天水报》到《甘肃日报》工作,但他一直关注着《天水报》的成长。如今,《天水报》已发展为《天水日报》,相继由昔日的黑白小报逐步发展为彩色大报。

30多年前,为了繁荣天水地区新闻事业,徐青他们创办了《天水报》。现已退休的徐老,仍闲不下来,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

那年我们还年轻本报记者孙镇

1985年3月,《天水报》筹办办公室全体人员合影。前排左起:周成德、张津梁、王钧钊;后排右起:文长辉、徐青、崔生霖、杜晓明。

11月8日,我们迎来第18个记者节,天天天水网也走过了第8个年头。

今年记者节前,天水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先后收获了几件不同寻常的礼物,中国报协主办的中国报业媒体融合大会上,天天天水网承接的天水市道德模范微电影系列工程获得中国报业融合创新项目30强;中国电影评论家学会主办的中国首届公益微电影大赛上,天天天水网制作的微电影和剧本双双斩获十佳……,类似的荣誉传递的信息足以证明,传统媒体影响力受到冲击的当下,媒体融合发展是脱困的必然道路,但并非只有盲目模仿中央省级媒体一条路可走,天水日报社的新媒体人正在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西部欠发达地市党报新媒体发展的路。

当然,这条探索的路并不平坦。

曾经有媒体人这样说,“新媒体探索的一小步,都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一大步。”或许言过其实,但不容否认的是,新媒体工作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路可循,需要从业者付出更加辛勤的劳动来探索和实践,然而,并不一定所有的探索都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8年来,天天天水网从最初的电子报,到如今网站、手机报、客户端等多种形态构成的9大媒体矩阵;从最初模仿着写新闻、拍照片,到如今熟练掌握H5、无人机、OSM等“尖兵利器”,能使十八般“武功”;从当初学做网页搞设计,到如今采写编发基本功过硬,导演制片新本领在手;我们奋斗的日夜少为人知,我们传播的内容却在网络风行。

为了实现这一切,当别人拿到材料转身走人时,近40度的高温下我们在烈日中完成长达4小时的直播;为了实现这一切,当别人已经酣然入睡时,我们在通宵研究H5还是VR,是哪种传播形式更受群众欢迎;为了实现这一切,当别人提相机都嫌重时,我们举着30多斤的摄像器材趴在冰冷的河水里拍摄微电影;长时间以来,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事实,天天天水网采编部门的办公室,节假日大门常开,周末中灯火常明,室内诸人干到酣时,不知日升月落;累到极处,窝进座椅即入梦乡。

所有付出,只为实现一个目标——为整个报社和全市媒体融合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所有付出也只为证明一件事,处于报业体系最末端的地市党报新媒体以及从业者,同样有可能在波澜壮阔的媒体融合进程中脱颖而出,有所作为。

我们是天水日报社媒体融合的新生力量,在属于我们的节日里,奉上我们无悔的青春,坚定的走在融合发展的大道上。

走在融合发展的大道上天天天水网记者党小军

用亲身感悟引导读者天水晚报记者杨晓斌

做新闻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本报记者何慧娟

周晓明,1994年进入天水电视台,现已经工作了23年,如今50多岁的他依然奔波于采访活动第一线,而且依然精神气十足。

从事新闻行业多年来,周晓明取得了不少成就,从国家级奖项到省级、市级,给了他很大鼓舞,让他在新闻道路上更坚定的走下去。

“新闻这个行业,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接触不一样的人,面对不一样的事,其实这也是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所以我把每天都当作一个新的起点,在与他人接触中不断地学习。”周晓明说,自己是天水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年龄最大、跑新闻时间最长的记者,在工作中不敢有任何懈怠,因为要给台里的年轻人做好榜样,带好头。

做新闻久了难免会遇到一些危险的情况,周晓明更是经历了不少。

“有一天晚上,在天巉公路秦安段附近一辆运输液化气的罐车出现泄露,晚上十点多我接到台里电话让去现场采访,我跟一个同事便赶了过去。当时现场特别危险,一旦发生爆炸周围几公里都会受到影响,但当我看到消防员不惧危险在事发现场处置泄露气体时,就想到作为消防员,他们的使命是排除危险。而作为记者,我们的使命就是将这一切记录下来。想到这我们便到达事发地做了现场第一手采访报道资料,所幸隐患排除大家都安全了,第二天早上该节目就发出来了,后来还获得了新闻奖。”周晓明说,当时他觉得作为一名记者就应该到一线,事实上有很多战地记者都是身处战争的危险中,与他们相比自己所经历的这些也算不了什么。

还有一次他去县里采访,坐的车出了状况,刚从一个盘山公路上下来轮胎就掉了……事实上,在采访中被围攻、被抢夺摄像机也是常有的事。“在后来的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想想之前的艰难都过来了,所以平时的采访就不算什么,压力、难度也就没那么大了。”周晓明说。

不知不觉间,我们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记者节,置身新旧记者节交替的节点上凝目回望,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那些采访中遇到的新鲜事还历历在目,伴随着那些新闻报道而留在时间深处的一串串似乎尚存体温的脚印还在诉说着一个个风雨兼程的昨天。

昨天,我们带着众读者的期待,奔赴新闻一线,以最快的速度报道老百姓最关切的新闻。

昨天,我们肩负时代的重托,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都刻上时光之痕,让它与历史永存。

昨天,我们肩负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全面报道身边的新闻,深刻剖析新闻事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

……

回味昨天,翻阅昨天那些还在散发着墨香的报纸,有些报道及采访过程依然让人心潮难平。

这些报道之中,《记者体验》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城管却很难管》、《交警其实并没有和你较劲》、《白衣天使苦与乐》……想起这一串串熟悉的《记者体验栏目》的标题,就想起了采访中的艰辛,想起了媒体的重任,想起了记者肩负的时代担当。

记得《作为城管却很难管》报道采写前,媒体上尤其是新兴媒体上充斥着“城管打人了”等此类新闻,虽然这些事件均发生在外地,但却将城管置身于公众的对立面。这一对立,对于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天水市来说,起到了极大的负面作用。为了及时引导舆论,也为了全面呈现天水市城管的形象,记者走进城管队伍,穿上城管制服,以一名城管的身份真正体验城管工作的不易。通过及时的体验和报道,天水城管为了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而起早贪黑、忍辱负重、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形象全面呈现在了大众面前。很快,舆论导向完全转向有利于城市环境管理的方向。

再比如《交警其实并没有和你较劲》这篇体验稿件出炉前,面对道路拥挤、随意乱停车而引起道路堵塞的窘况,交警在劝阻起不到明显成效的情况下,采取贴罚单治理的措施。一时间,天水市大街小巷到处骂声一片。对此,记者走进交警队伍体验交警工作,当记者把自己最直观的感受铺陈与报纸上之后,舆论导向骤然生变,交警的管理工作也变得轻松一些了。

如此事例举不胜举。在翻过昨天的报纸,在将它锁入记忆之际,再次回眸,那刊载在即将发黄的报纸上的一页页往事仍令我热情澎湃。因为每篇体验稿件中都饱含着我的汗水,满载着《天水晚报》这张报纸的时代担当,昭示着我们记者的社会责任。

节日在轮回,时光在流转。明天,我将迎来又一个全新的记者节,新的节日,不变的使命,我将用不变的执着和更高的热情去为我们的节日和职业添彩。

今年54岁的史载是《天水日报》的通讯员,是一位没有记者证的“编外记者”,目前就职于甘谷县委宣传部的他,已经在新闻这条路上默默耕耘了31年。

1983年史载开始尝试新闻写作,经历数次投稿失败后,1986年7月15日,终于在当时的《天水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新闻作品——《甘谷县农机厂超额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一条不足300字的简明新闻,史载拿着报纸反复看了数十遍,在骑自行车从县城回乡下老家的路上,他又把报纸从口袋掏出来,连续看了三遍。

第一篇发表的稿件虽短,却给了史载信心,促使他坚定地走上了新闻写作的道路。这条路,史载一走就是31年。他说,自己之所以一直能坚持到现在,一是出于对写作尤其是新闻写作的热爱。二是思想年轻。从事新闻工作处于新时代的新前沿,整天生活在“新”天地。

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载,采访路上留下了很多的印记,这也成了史载最珍贵的回忆。2008年初夏,史载无意间得知甘谷县磐安镇张家窑村有一户农民先后供4个儿子考上了博士,其中两个儿子成为博士生导师。出于新闻敏感,他立即驱车赶赴张家窑村采访。70岁的汪炳有老人靠种地、卖牛犊供4个儿子上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史载,采访回来,他连夜写出《甘谷农民汪炳有寒门出了四博士》一稿,刊发于2008年7月8日的《天水日报》上,这篇作品最终荣获第23届(2008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消息)一等奖。

31年来,史载先后发表新闻作品近3000篇,近百篇新闻作品荣获国家、省、市奖项,至今仍保持着每年发表新闻作品近百篇的发稿量。他还边工作边学习,自考取得了兰州大学新闻专业本科文凭。

“苦并快乐着。”史载说,这5个字就是他从事新闻工作最深刻的感悟。“我深情地爱着新闻这份工作,能成为千千万万新闻人中的一员,我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无论生活多艰难,工作多辛苦,我都会不忘初心,更加勤奋,坚持与新闻同行。”

“编外记者”的苦与乐本报记者景春燕

因为忙碌,生活才缤纷多彩本报记者姬旺芳

记者节虽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但并不意味着放假休息,而是各自奔忙在路上,用镜头和笔尖填充这特殊的一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20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天水日报社要闻部编辑罗双红深深体味到这十四个字的真切内涵!

11月7日,在第十八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谈起新闻工作,罗双红感触颇深,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我们编辑还身兼组稿、排版、校对、把关、写评语等业务,每一期每一篇稿子都得在自己眼皮底下走上三、五个来回,既要对稿件进行政治把关、文字差错把关、事实把关,也要严防编辑环节自身差错,需要耐心、恒心、细心,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差错,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随时可能因为差错,影响媒体形象,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近20年来,他从一名记者逐渐成长为一名编辑,而且是《天水日报》一版的编辑,这其中不仅仅是辛劳,也是一种责任担当。就拿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会议报道来说,罗双红天天编稿值班,而且是通宵达旦加班加点。他告诉记者:“自党的十九大开幕前夕到现在,我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急匆匆赶回单位编稿,可往往一些非常重要的稿件凌晨还没有传来,每每熬到这个时候,人已经精疲力尽,只有泡一些茶驱走疲乏,实在觉得支撑不下去了,就趴在办公桌上或者几把椅子对接起来当作休息的床铺,闭闭眼、养养神,直到凌晨两三点,新华社重要新闻的电讯稿发来,我们和《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对版,确定好版式后就拿出百分百的精神开始编排校。不知不觉,天已大亮,其他同事来上班,我还在工作中,直到中午或者下午快上班时,才算结束工作……”他扳起指头给记者算了算:“你猜猜党的十九大开幕前到现在,这样的上班我坚持了多久?半个多月几乎天天如此!”

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工作日,这是新闻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因为忙碌,他的生活缤纷多彩;因为忙碌,他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新闻推荐

新思想引领未来 新时代催人奋进 ——天水市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市档案局(馆)本报讯【记者陈娟】10月24日,市档案局(馆)召开全体人员会议,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主要精神。会上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作了初步解读,对大会主要精...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