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回家”志愿者:用爱照亮回家的路
宝贝别怕我们帮你回家(下)
□本报记者景春燕
6月26日,67岁的任女罢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离开58年的家。从5月初任女罢的女儿开始在“宝贝回家寻子网”登记寻亲到找到家人,只用了20多天时间,这得益于帮她发寻亲帖的“宝贝回家”寻亲网站的志愿者们。
他们是一群普通人,平日里,他们是教师、经理、公安、农民,但只要有需要,他们就会集结起来,帮无助的寻亲者寻找亲人,积极配合警方打击人口拐卖犯罪。
他们是一群不为名利,做事“纯粹”的普通人。他们以网络为平台、以网名相称,负责寻找线索、整理资料、寻亲、送亲等,每一个环节,事无巨细,都有专人负责。在天水市,目前有60多名这样的志愿者,他们默默地为了圆寻亲家庭和被拐儿童的团聚梦而奔忙着。
3、见证被拐和失踪儿童家庭的辛酸
志愿者“快乐音符”真名叫田文洁,今年48岁,在天水市金融监管部门工作,“做公益”一直是她多年的愿望。2014年,田文洁的孩子考上大学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关注了“宝贝回家”的微信公众号,被一个个孩子被拐的噩梦、一个个父母寻找孩子的泪水所感染,随后就申请加入志愿者行列。目前,她是该网站甘肃群“家寻工作组”的志愿者。
田文洁告诉记者,“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帮扶类型有“家寻宝贝”“宝贝寻家”“流浪乞讨”“其他寻人和海外寻人”。如果谁家丢了孩子或者孩子离家、被拐,首先要在“宝贝回家”网登记基本资料,比如家里丢了孩子,在“家寻宝贝”登记时要将孩子姓名、出生日期、失踪日期等基本信息填写好,最好再附一张孩子的照片。
“网站除了地区群外,还有好多工作组,如家寻工作组、寻家工作组等,我所在的家寻工作组主要是负责帮助家长寻找失踪、被拐时16周岁以下的儿童。”田文洁说,网管定期会在工作群里发任务,各地的志愿者再根据情况自愿在群里领任务。领了任务后,管理员会把更详细的资料告诉跟进的志愿者,比如QQ号或家长的手机号,跟进志愿者再次和寻亲家长进行沟通联系,联系的内容主要是核实,核实在网站登记的信息、丢失的孩子多大、出生年月、丢失年月、丢失经过、体貌特征等。核实完以后,接任务的跟进志愿者会在网站发正式的帖子,发帖以后,就会动员大家通过微博、论坛等大范围地扩散。
自从成为宝贝回家志愿者,田文洁就长时间泡在网上。“主要帮忙对比信息,核实寻亲资料,回复求助者信息。可以说,90%的前期工作是在网上进行的,还有的就是通过电话联系、核实,没成为志愿者前,我每个月50元电话费都用不完,现在每个月200元话费还不够用。”她说。
1、寻亲前期90%的工作在网上进行
2、素不相识互不了解却彼此信任
记者日前在“宝贝回家寻子网”搜索栏输入“天水”,显示找到相关内容148条,这148条相关内容中,有“家寻宝贝”,也有“宝贝寻家”,其中绝大多数还在寻找当中。
寻亲的故事各有不同,但却本质性的相似,因为孩子与父母渴望团聚的心是相同的。作为“宝贝回家”的志愿者,田文洁手头就有30多个尚在苦苦寻找中的案例,她也见证了很多被拐和失踪儿童家庭的辛酸。
她回忆起故事的主角、天水市甘谷县大石镇的一个孩子王向琴,“她29年前离家出走,至今音信全无。”
在“宝贝回家寻子网”登记寻找王向琴的,是他的弟弟王向前。王向前回忆,姐姐王向琴当时14岁,没上过一天学,不识字,平时也比较乖。时光倒回到1988年7月18日早上,王向琴偷偷爬梨树摘梨时,将一根结有很多梨子的树枝踩断了,有可能害怕严厉的父亲责骂,就偷偷跑出门逃避,再也没有回家。
此后,家人便开始了多年的寻找,也向本地派出所报了案。在寻找的第二天,多名村里人称,当天中午王向琴在大石乡镇的集市上出现过。还有村民说,当天下午两点左右,有人看见她上了礼辛发往姚庄的中巴车。从那之后,再没有村民见过她。王向前说,由于当时集市上有很多卖衣服的外地人,有可能被人拐跑了。
“王向琴失踪后,她的父亲常年骑着一辆自行车,奔走在周边县区寻找她的下落,她的奶奶每天以泪洗面,拄着拐杖逢人便会打听孙女的下落。在思念和自责中,奶奶的精神几度崩溃,眼睛也哭瞎了。”田文洁说,网站发出去的帖子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应。去年,江苏徐州志愿者发帖,为当地民政部门收留的一名流浪女“无名氏”寻找亲人,“看到照片的一瞬间,我就想到王向琴,和王向前长得太像了,但后面通过和徐州的志愿者核实,各种信息都对不上,疑似就被排除了。”
“像王向琴奶奶这样,孩子被拐后家人精神失常的案例太多了,每一起都是压在志愿者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我负责跟进的20年前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豫州商场门口走失的张兴案例也是如此,孩子走失时不到2岁半,之后她的母亲就疯了,这也是我手头上被拐孩子里年龄最小的。”
1997年04月24日,由于父亲张治业生病,母亲朱翠兰独自带着幼小的张兴出去买东西。走到豫州商场的时候,朱翠兰一个转身的工夫,张兴就不见了踪影。刚丢了孩子朱翠兰在大街上疯一般地寻找,见人就问,就像人们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的那样,但仍没有线索。“张兴的父母婚后多年没有孩子,到处求医问药,夫妻两人三十多岁才有的张兴。孩子失踪后,母亲朱翠兰精神失常,至今未治愈。”
根据公安部2009年4月印发的《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儿童DNA检验技术应用规范(试行)》,对已经确认被拐卖儿童的亲生父母、自己要求采血的失踪儿童亲生父母以及解救的被拐卖儿童和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的儿童等进行采集血样和有关信息。2016年4月8日,父亲张治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湖滨分局采血,DNA信息入库,但对已经精神失常多年的母亲朱翠兰的采血工作却十分困难。“怕采血再次刺激到她,河南的志愿者和当地警方只好假装成社区的医生,以上门为她体检为由,2016年7月13日终于成功采集到朱翠兰的血,目前DNA比对还没有结果。”
田文洁说:“为被拐孩子的双亲采血,就相当于为孩子回家留下了一扇门,寻找的路是漫长的,但留着门,就给父母、给孩子留下了希望。即便如此,有些离家出走的孩子,走的时候完全记事了,完全有能力找到回家的路,可孩子很多年还是找不到,这让人最揪心。”
1993年出生、2007年离家出走的张轩就是这样的案例。张轩家住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当时在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一中学读初二,成绩中等。2007年8月11日,暑假第一天,早上张轩还和小学同学相约外出,中午也按时回家,还为母亲和自己买了凉面。午饭后,约12:15分左右,张轩换了一身衣服,对母亲说自己出去玩一会,就再也没有回家。家人发现,张轩离家前,将证件、现金、钥匙等整整齐齐地摆在自己的床上。
“张轩出走时14岁,完全有能力自己回家,除非是不想回来,再或者……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相信的……已经不在人世。”田文洁说着,言语有些哽咽,她说,网站寻亲发帖有规定,只能说客观事实,不能加入主观色彩,“发张轩的帖子是我第一次违规,2016年5月27日,我替她的妈妈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张轩,还记得你离家的那一天吗?一晃九年了。妈妈至今还记得,你离家时候穿的白运动短袖;妈妈至今还记得,不喜欢吃水果的你,唯独对石榴情有独钟;妈妈至今还记得,你离家的那天为妈妈买的那一碗凉面……九年了,没有一点关于你的消息。多少次午夜梦回,妈妈仿佛听到你轻敲家门的声音。多少次梦醒,妈妈依然找不到她牵肠挂肚的宝贝。如今,父亲已经离世,妈妈只想知道,她的张轩过得好不好。”
4、心上沉沉压着的是那些还在漂泊的孩子
6月26日上午,记者同天水的“宝贝回家”志愿者“淡泊”在天定高速公路武山收费站等待任女罢及家人的时候,陆续赶到集合地点的志愿者们,都穿着印有“宝贝回家”字样的红色马甲。一见面,大家就忙碌起来,有的贴统一车标,有的在路口悬挂横幅。
“离任女罢的家还有挺远的路,咱们可能要准备些干粮中午吃。”志愿者“淡泊”冲着忙碌的志愿者们说。
“准备好了,腊肉夹大饼,就在我车的后备箱里呢。”一名志愿者应声说道。这一问一答让记者感受到了志愿者们之间的默契。
其实,志愿者之间还有一个默契——虽然大家互相不认识,但谁也不会冒昧地去打听对方的姓名、工作单位,平时也都是以网名称呼。人与人相处,最难得的是信任。在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支撑这个庞大的志愿者家庭的,就是他们彼此间的信任。
说到信任,田文洁说,选择做公益这个事儿的,人品都没问题。“参加活动,都是AA制,但大家都是能者多劳,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大家各尽所能,有人负责组织,有人自己花钱做车贴,网站没有资金来源,所有的付出都是大伙儿自愿自费。”
据田文洁介绍,很多志愿者还有自己的工作,但大家每天都会尽力挤时间,保证有足够的上网时间查看信息。“有的早上早起一两个小时,有的晚上坚持到深夜,还有的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反正只要没事的时候,都是在网上大量翻阅帖子,从人堆里翻,希望能找到线索。
有没有什么风险?田文洁说,如果要参加一个活动,出发前一两天,管理者会告诉大家路上需注意的安全问题,出现什么情况都是自己承担。“通常我们会买短期保险,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行为能力,不能说活动过程中,有个什么情况去找网站。”
现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共享让寻亲成功的比例大大增加。但这种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像田文洁那样数百万的寻亲志愿者。为了一个个疑似信息,他们或跋山涉水,或走街串巷,或通宵达旦,网上发帖、QQ群或微信联络查找,千千万万个信息的汇聚,使得万万千千个家庭亲人团圆,喜极而泣……
按照“宝贝回家寻子网”的规定,孩子回家了,志愿者们就会淡出他们的视线,然后像一个远房亲戚那样,默默地关注孩子的幸福生活。
“每一次有成功案例,都是大家最高兴的时候,不管是不是自己跟进的孩子回家,大家都会一起在QQ群发出祝贺,但这个过程不会太长,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回家的孩子,我们的任务还很重。”田文洁说,“宝贝回家”志愿者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在路上”,这也是大家互相勉励的一句话。“因为相对于成功回家的孩子,我们心上沉沉压着的,是那些还在外面漂泊的孩子。”
7月12日,记者打开“宝贝回家寻子网”首页看到,截至当天10时,已有2008人通过网站找到了亲人,目前还有家寻宝贝36769人,宝贝寻家31189人。
志愿者们的生活看似平淡却透着一份伟大。他们的坚持,换回了一个个家庭的圆满;他们的无悔付出,唤醒着社会的良知;他们的现身说法,减少了新的悲剧发生;他们,感染着我们所有的人。但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寻亲志愿组织,照亮被拐及失踪孩子回家的路,让更多的人露出笑容,让更多的家庭充满笑声。
左一为王向琴
张轩
有人说,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他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这样的山脉,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功劳,是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田文洁她们正在做的事情很“傻”。不求回报,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搭上精力,贴进去钱,有时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但有人就是这样做了,而且人数还不少。今年4月30日,是“宝贝回家寻子网”十周岁的生日。据网站统计,十年时间,像田文洁这样的志愿者在全国已经突破了24万人,让1900多个孩子重返亲人的怀抱。
中国人不缺爱心,也不缺责任感,但有时候人们的爱心和责任感会被一些不够纯粹的东西伤害。世间难得“纯粹”二字,是“纯粹”让田文洁和她的志愿者朋友们走到了一起,虽然现实中他们也许还互不认识,但请相信,田文洁和她的志愿者朋友们会用“纯粹”的态度走下去,帮助更多的家庭破镜重圆。
记者手记:世间难得“纯粹”二字
新闻推荐
□王琪莲花石,在金川。金川,曾经是甘谷一个独立的乡,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尤以丰富的远古文化遗迹和静美的高山草甸风光闻名遐迩。然而,2003年撤乡并镇时,金川却莫名其妙地...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