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德望远播 风韵高古 魏绍武先生其人其书

甘肃日报 2017-06-07 07:14 大字

艺术名片

魏绍武(1887年—1982年),原名鸿发,字绍武,号朱圉山人,甘肃省伏羌县(今甘谷县)人。甘肃近、当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7岁考中秀才。自幼练字,几十年爱书习书,思路开阔,从不墨守一家,亦不拘于一格。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甘肃省文史馆馆员、政协甘肃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和第四届委员会常委。

□本报特约撰稿人安继越

魏绍武先生,是甘肃近、当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甘肃辛亥老人之一,更是一位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的优秀书法家。其一生历经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当谓阅尽沧桑,饱经风雨,德馨望隆。魏绍武先生1982年去世。至今,我们缅怀和追忆魏绍武先生,对他仍充满了崇敬之情。

魏绍武先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出生于父亲任职的敦煌县。两岁时,母亲黄氏病逝,十年后父亲因劳累过度也弃他而去。时年12岁的他艰难度日,苦学苦读,17岁时得中秀才。日后家计每况愈下,遂立下了投笔从戎,学军报国的志愿。为了节省费用,他步行十日终于到达兰州,如愿考入甘肃武备学堂。因为学业优异,两年后又被选送至保定军官速成学堂。经过三年极为严格的培训学习后毕业,回到兰州入清新军服务。不久,适逢辛亥革命爆发,全国革命形势高涨,但甘肃在清廷陕甘总督长庚的高压与封锁下,仍然是一片效忠王室的气氛。先生受到了当时身为同盟会会员的新军参议官黄钺革命思想的熏陶,毅然脱离新军,积极参加并组织了由黄钺领导的秦州(今天水)起义,从而打响了甘肃境内推翻清朝帝制的第一枪,有力地声援了武昌起义和陕西的革命政权,这对当时整个西北的革命形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民国政府成立后,魏绍武先生回到兰州,先后担任甘肃督军公署参谋长、甘肃陆军军校校长、甘肃振武军教练官等职。在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时期,曾任甘军改编的第一混成旅旅长、安肃道道尹等职务。甘、宁、青三省分治后,又出任宁夏省建设厅厅长、财政厅厅长,并与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军在战火中结下了深厚友谊。后迫于政治黑暗,官场倾轧,他愤而离开宁夏出走北平。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身处逆境的先生力拒亲日派诱逼,誓不为日寇效力,决然率全家转道天津潜返兰州定居,并遁出政坛。新中国成立后,先生积极拥护人民政府,拥护共产党领导,被聘为首批甘肃省文史馆馆员,后又任政协甘肃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和第四届委员会常委。

无论在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还是日后的退居日月里,他每到一地,都特别关注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建设,如规划公路,整修马路,广植树木,辟建公园,救济难民,兴办实业,出资办学等,尽一己之力。回到兰州后,他更是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筹办慈善团体,给无力治病的穷苦百姓施诊舍药,为死后无力埋葬者置棺助埋。特别是抗战时期,大批难民涌入兰州,他多方奔走呼号,筹集公益资金,设立难民收容所,向难民发放口粮,接济衣物。同时又兴办难民习艺工厂,组织生产自救。

魏绍武先生置身那个历史时期,自有其时代的局限性,而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他始终在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他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变卖家产积极支援;在文史馆任职期间,他倾心撰写了20余万字的回忆与见闻文稿,为甘肃近代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资料;在担任甘肃省政协委员和常委期间,他忠于职责,每次甘肃省政协会议和有关活动他从不缺席,认真参加。特别是在他晚年,最为关心的国家大事就是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他多次写信给在台湾的大女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嘱说祖国统一之大义,切盼父女早日相见。1981年10月7日,甘肃省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在兰州召开,90多岁的他,作为甘肃辛亥革命唯一幸存者,在孙女搀扶下迈着蹒跚的脚步出席了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他还在报纸上发表诗作,表示竭诚拥护叶剑英委员长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九项建议。

魏绍武先生一生并非刻意去做书法家,更无意于做诗人,但他心中铭刻着书法,书法艺术是他生命中一条亘古的长河,亦是其精神世界中一片永久的彩云。自五六岁开始,他一直由善书又工诗文的父亲亲自教导读书练字,父亲去世后,哥哥送他到县文昌宫陈文伯老先生塾中就学。老先生学识渊博,书法出众,对他又倍加关爱,五年间诗书功夫大进。但自他步入军旅,走进社会,由于战乱与动荡,闲暇无多,但他也并未放弃所钟爱的书法,往往负笈军中,运筹心间。

先生几十年爱书习书,思路相当开阔,从不墨守一家,亦不拘于一格,在祖国书法艺术宝库中不断寻觅,探求追索。他虽然早年习书是从唐楷入手,但丰富多彩的汉隶艺术、古拙朴茂的北朝碑刻、精彩纷呈的明清书苑,直至高古神秘的甲骨、钟鼎都在他的涉猎范围之内。

先生一生坎坷,历尽磨难,造就了他坚韧超迈的性格和旷达宽厚的胸怀,与此同时也磨砺了他的笔锋,打造了他的笔力。特别到他晚年,一支笔凌厉劲挺,炉火纯青,清逸之气飘洒于字里行间,令观者眼前一亮,胸襟豁然。面对先生墨迹,看不到大雨大浪,更不见扭捏装腔之态,浮躁轻慢之气,唯有清风扑面,逸韵盈庭。先生书法用笔,力取中锋,锋芒尽敛,敦厚苍郁。手中一支笔使转纵横,透出一种发自内力的气概,将真元之气蓄于毫锥之中,做到意不使断,气不使绝,在笔下纸上往复回荡,使指掌自如地驾驭毛笔,而不为毛笔所累。如此,先生笔下的线条自然充满了生气与活力,正所谓绵里藏铁,柔中寓钢,淋漓墨色中更见力透纸背。我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钟明善曾评价说:“魏绍武先生的书法线条若以‘万岁枯藤\’拟之,当不为过。”

先生书法楷、隶、行俱佳。楷书端庄古雅,法度严谨,以颜、柳为根基,又参以隶、篆笔意,其功力之扎实,笔力之雄健令人叹服。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将颜、柳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既丰腴厚重,又活力充盈,别有一番气度。先生的隶书曾广摹汉碑,无论以“曹全”为代表的清秀一路,还是以“张迁”为代表的朴拙一路,他都兼收并取,巧为己用。而至晚年,他又颇重邓石如隶书。他将邓氏隶书的韵致巧妙融入自己的隶书创作之中,将隶书写得舒展而不张扬,古拙而不保守,邓氏精神宛在,而面目为之一变,这正是先生学习传统书法取其质、得其神的一贯精神所在。行书以及行草,乃先生书法的又一高峰,这与他扎实的楷、隶功夫和对“二王”的长期摹写探索不可分。先生一生都在临写《兰亭序》和“二王”手札,又对苏轼、米芾、赵孟頫、王铎等广为临习,帖帖留心,家家取法。观赏他晚年所作行书和行草书,大至盈尺,小至分厘,无不精彩动人者。那些四尺、六尺整幅大作品,展卷那一刻即有一种逼人之气迎面而来,令人心头一震,不能不拍案叫绝,让你顿生肃穆宁远之情。而那小字行草,小可至蝇头之微,笔笔到位,字字精彩,整篇作品如大小玑珠滚落玉盘,似可发出玉磬之声。同时你看不出丝毫的手颤笔抖和神衰气短,你万不敢相信这竟出自八九十岁老翁之手。这除了证明老人身体素质好以外,更说明老人笔下功夫的老到,任有雷霆万钧,笔下岿然不乱。

先生书法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也是先生晚年最后的几年间。先生感奋于国家由乱到治的伟大进程,看到了国家的希望,思想上得到了解放,精神振奋,他用手中的笔去尽情地倾诉与欢呼。今天我们看到先生这一时期的书作,真正堪以“人书俱老”四字谓之了。在这些作品里,不仅仅是艺术,更蕴含了先生一生所经历的风霜雨雪,一生所付出的汗水以及感受到的喜怒哀乐。面对这些作品,我们又像面对一棵百年古树,你不由自主想从那粗大的树干、深广的根系、繁茂的枝叶去一点点解读他,就像在读一部感人肺腑的大书。

魏绍武先生一贯爱惜尊重人才。他帮助提携过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好学上进者,无论是青年还是小童,他都倍加关爱。我家作为魏家的房客,我有幸能时常上门向先生请教书法,先生成为我学习书法的启蒙恩师之一。每次见到我,老人家很慈祥又兴奋,耐心教我,临走时常赠我墨宝,至今仍是我珍藏的精神财富。先生当时还与许多文化英才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张大千先生每次来兰州,都必访先生,倾心交谈;著名画家赵望云、赵西岩等,都是先生家的座上客;刘尔炘、范振绪、裴建准、水梓等俱是先生好友,常做客家中,谈书论画,品诗析文,若谈起京剧、秦腔,兴致来了,还会一起哼上几句。

先生家是大家庭,并曾有较大的家业,新中国成立后大都拿出来支援了国家建设,而他自己随遇而安,过着十分简朴平淡的生活。他平时除极简单的饮食起居外,仅仅是抽少许香烟,饮少量烧酒,偶尔买些宣纸而已。他的不少临书作品都是写在旧商标纸的背面或是糊窗户纸上,平时偶尔能得到几张宣纸,那就是他最开心的事了。

先生平时除去政协、文史馆开会外,一般都深居简出。偶尔,他一米八的高大身影出现在屋前廊檐之下,安坐在木榻上静静地吸着香烟,邻居们过来都会恭敬地叫声“魏爷”!他也慈祥地微笑着点头还礼,每当此时,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油然而生出一片敬意。

新闻推荐

图片876

日前,市民革、市民建、市民进组织市仁和医院医疗专家以及书画家来到***联系点——甘谷县金山镇米谷川村开展了***三下乡献爱心活动。通讯员王文...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