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非角儿,非迷,专注研究——访秦腔理论家王正强

兰州日报 2016-03-17 12:56 大字

王正强

甘肃甘谷县人,1942年生。1966年甘肃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长期从事广播文艺编辑工作。曾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副主任、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甘肃省戏曲音乐学会会长、甘肃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等;现为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等。1980年始,潜心于戏曲、曲艺音乐理论及戏曲史学研究。著作有:《兰州鼓子研究》、《秦剧名家声腔选析》、《秦腔音乐概论》、《秦腔大辞典》、《甘肃戏剧史》《中国秦腔艺术百科全书》等。2004、2009年文化部两度授于“特殊贡献个人成就奖”、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授于“个人成就一等奖”等。

在西北秦腔界,有一位戏曲理论研究家,其所享有的社会声誉,并不比名角大腕低多少。1989年当他的首部秦腔著作《秦剧名家声腔选析》出版时,很快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此之后二十余年时间里,他关于秦腔的著作多达二十余部,而且每部都堪称经典。从声腔、史学、理论乃至辞书等诸多领域,连续不断地填补着西北地方戏曲与本土曲艺理论研究的历史空白。故在西北戏曲圈内,曾有“秦腔剧种在陕西,秦腔理论在甘肃。”话中的后一句,形容的就是他——王正强。

王正强家中有一间不大的书房,与记者想象完全不同的是,在这间书房里根本看不到秦腔脸谱、乐器和曲谱等东西,有的只是书籍,书架上、书桌上、床头旁甚至地板上……到处堆满了书籍,王正强坐在书桌旁,就仿佛被埋进书本中一样。如果不知道王正强所研究的领域,是完全不会将这间书房和秦腔联系到一起的,尤其是王正强道出书房中“秦腔因素”不多的原委后,更是让记者感到惊讶。王正强说:“虽然我有时也听秦腔,但我不是一个秦腔迷,更不唱秦腔,所以房间里没有脸谱之类的东西。我是搞秦腔理论研究的,书是我最好的朋友。”不是秦腔戏迷,实难让人相信,但王正强说:“作为戏迷,更多出于感知和兴趣上的满足,所以更多专注于舞台表演;而我却不仅把秦腔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更将其作为研究民族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既要深入到戏里,又要能站在戏外,这样才能客观地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就像我们要看清地球,只有站在月球上才能看清楚它孰圆孰方的道理一样。因此我更倾心于从舞台之外寻找戏曲的精魂。”

王正强的成长受家庭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通过他的自学。王正强告诉记者:“上小学时我主要的兴趣是诗歌,这对我的文学功底打下了基础。进入中学以后,又移兴于音乐创作,到了初二就开始发表音乐作品了,而且很快在全省小有名气,1960年考到兰州艺术学院音乐系预科,我的音乐作品已经满天飞了。当时省、市电台都在教唱我的歌曲,《甘肃日报》也发表过我的作品。在六七十年代,我前后创作了三百多首歌曲作品,中国唱片社还为我的作品灌制过唱片。但到1980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兴趣再次发生了转移,这才转到了戏曲理论探研上。”

王正强在甘肃省广播电台是专门负责采录工作的,音乐、戏曲都采录,当时各地民间文化都处在低谷,很多地方剧团都是停滞状态,没有现代的通讯网络,更没有便利的交通,但为了工作他必须要走下去。王正强回忆说:“当时我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我爱人工作地点也离家很远,但一有采访任务,我就撇下他们,一出去就是两三个月,家里的事情根本顾不上。虽然爱人意见很大,但没办法,就这么一年一年熬过来的。”

王正强是个工作狂,他把工作看得太重,不仅不顾家,更是一头扎进戏曲专业领域里,把自己逼成了专家。王正强说:“作为电台的文艺编辑,如果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因为你每天面对的是专业演员甚至名家,业务上若不处于强势,你如何来要求他、辅导他,帮助他们纠正演唱发声和艺术理解上的错误,这就逼使我对戏曲专业必须有所精通。反过来又为我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也为我后来从事戏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我的理论完全来自于实践,每一个观点都是从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一个演员一个演员中反复折腾抠出来的。特别是到基层剧团组织录音,有时既要充当指挥,又要修改唱腔,甚至还要亲自创作,凡此都得靠我一个人来完成,没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是绝对行不通的。”几十年下来,经他录制的几十万分钟各类戏曲类录音资料不说,仅王正强挖掘、录制、编辑出版的秦腔、陇剧唱片、盒带、VCD、DVD光碟就达一千多盘。而独具地方特色的广播节目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好评,他的编播经验同时也曾在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被作为成功经验进行过交流。

1987年,王正强的第一部著作《兰州鼓子研究》问世。1989年王正强首部关于秦腔的著作《秦剧名家声腔选析》出版,至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在出版秦腔理论方面的著作,而且每部著作都会在西北戏曲圈引起轰动。如今,王正强关于秦腔的著作已经有二十余部,这位高产的秦腔理论大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王正强却说:“我在学术上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点成绩,并非是我聪明过人,而是笨鸟先飞,苦字当头。我对秦腔理论的研究,都是在实践认知基础上的理性思辨。实践的过程越多,思考的问题越多,切身的体会、突发的感想就越多,写作的欲望自然也就如同井喷式地难以按捺了。慢慢地似乎成了我的一种天职和责任。”

由于研究的深入,王正强的著作都非常具有权威性,有些书一经出版面世,不仅得到戏曲音乐界的重视,也深受广大秦腔爱好者的热捧,甚至一度还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其中最典型的如《秦剧名家声腔选析》、《兰州鼓子研究》、《秦腔大辞典》等书,有些人买不到此书,便相互传抄。王正强还给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我到陕西出差,有人居然拿着《秦剧名家声腔选析》的手抄本来见我。一部平常得再不能平常的戏曲声腔著本,竟能得到如此大的社会反响,试想,作为作者,还有什么比这更受感动的呢?”

当提及秦腔,王正强无不感慨地说:“秦腔简直是个浩瀚无垠的巨大信息场,它把数千年的地域文明和人文精神全部融入其中而又溢于其外,同时又‘化天穹于舞台之中\’,用最浅显的演绎娱乐方式,向人们宣示出深奥的政治哲理和做人的道德准则,恐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寓教于乐了。”

通过秦腔,王正强对戏曲文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说:“中国戏曲文化的妙造,集中体现在雅与俗这一对举关系上。单就秦腔而言,你说它深奥,似乎并不深奥,贩夫走卒、妇孺童叟开口即唱;但要说它简单,似又并不简单,竟连专家教授、中外学者对它也钻研不透。这种让人很难猜度的迷惘,为它平添了几分神秘。有时提及秦腔,常常令我产生望而却歩的颤栗,因为无论秦腔所具有的孰俗孰雅,都历经了数千年的酿制化炼,既渗透民俗、民风、民意、民情、民心,又将其一炉熔冶成一种民族精神而发扬光大,这就造就了它的俗;同时它又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广纳百川,多元吸收,精炼酿制,厚积薄发,又将诸家学派、礼治伦常、道德天理、中和之美,以及政治、军事、刑法乃至国运盛衰、宦海沉浮、千古遗恨、爱情纠葛等等一股脑拌和在一起,最终凝结成相当厚重的文化内蕴,这又造就了它的雅。同时又在化俗为雅、化雅为俗的相辅相成中,接受着各阶层和不同时代人们的重重洗礼与审美炙烤,并随着人类的文明不断更新着自己。由此引发出如何公允看待和评价古典戏曲的标准问题。也许正是中国戏曲所具备的这种浩瀚包容性,以及隐匿在舞台之后博大而深奥的哲理。所以,我发现大凡学问高深的人,往往对秦腔都很看重,这说明,秦腔是文化,而且还是高层次的文化。我们千万不可小视于它。”

王正强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有一个很好的文化心态,他向记者透露,在今年将有《甘肃戏剧史》、《秦腔考源》、《中国秦腔艺术百科全书》和其他一些著作出版面世,而且只要精力跟得上,他对戏曲的研究还将持续下去。

□记者孔德胜/文张建平/摄影

甘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