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淳朴村民令我肃然起敬

天水日报 2015-08-21 12:40 大字

又踏上了这片熟悉的黄土地,绵延起伏的群山,湛蓝清透的天空,站在山顶往下俯看,徐家岔村好像一个巨大的“太阳灶”,7个自然村,散落在“镜面”四周。

走进贫困户马爱平家时,他正在清理自家猪圈,两排简易的猪圈,养着60多头猪。以前,他家日子在村里算得上是中上水平。可自从妻子有病瘫痪卧床以后,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由于不能外出,他想方设法借钱搞起了养殖。缺资金,成为摆在他养殖路上的“拦路虎”。通过走访,我看出他很激动,我们心里谋划着,等扶贫贷款下来,要重点扶持这些有实际想法的群众。

从马爱平家出来,一路上,打麦场轰隆隆的机器声,花椒园里人们采摘花椒的欢笑声,杏树下小孩的疯跑打闹声,汇聚成一曲激昂澎湃的田园交响乐。

徐家岔村一直没有完善的村阵地,我们平时都挤在村支书不足15平方米的窄房子里工作。修建村阵地,是党组织建设的需要,更是全村人的愿望。我们将村民的意愿向乡上和县委组织部反映后,县上为徐家岔村安排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补助资金15万元,计划7月份选址动工,9月底完工。

今天,张家庄组的颉苏子突然打来电话,叫我们和乡村干部一起到他家去一趟。颉苏子是村里的五保户,今年七十二岁,他给我们说,这些年,他自愿将路旁边的三亩五分地无偿交给村上,修建村委会。我们从心底里敬重老人!签协议的时候,经过大家共同商议,乡村干部决定在新修村委会的同时,由乡村筹资,义务为老人修三间住房。

我们告诉他:“这里不仅会修村委会,以后还要建便民超市、村医务室、幼儿园、文化广场,说不定我们在水坝周围还会搞起生态旅游,那时您一点也不孤单。到时候,不仅我们会感念您,全村人也一定不会忘记您的这一善举!”

离开颉苏子家以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闪着一组一组的画面。两个多月的驻村工作,让我们感动的不只是颉苏子老人。还有半坡上拿着煮洋芋给我们吃的颉小红,崖边上非要给我们摘果子的张连巧,打发儿子爬树摘来一盆鲜杏的刘粉红,已经六十好几,每天顶着大太阳,陪我们走四五个小时山路的村主任颉银权……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虽然已经到了晚上九点多,但我们丝毫也不感觉到累。一阵山风吹来,清凉中夹杂着香味,那是大自然包容万物的芳香……

(甘谷县八里湾乡徐家岔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慧敏)

(投稿方式:《天水日报》电子邮箱:rbywb@163.com;通过《掌上天水》“报料”栏目,将文字及图片发至《掌上天水》;关注《天水日报》公众微信号:tsrbcom,或将文字及图片发至公众微信号;天天天水网投稿平台:用户注册后远程投稿。)

编者按

***驻村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天水市各驻村帮扶工作队情系贫困群众,积极进村入户,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在面对面交流中宣讲惠农政策,在心与心沟通中感知百姓冷暖,在探摸家底中了解民意、帮办实事,形成了一支带不走的贫困乡村帮扶队。天水日报社全媒体开设“帮扶日记”栏目,以队员日记的形式真实鲜活地反映帮扶队员的生活和工作,全面客观地讲述***一线的生动故事。期望广大帮扶队员踊跃投稿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与广大读者共享。

新闻推荐

甘谷:***敢“啃”硬骨头特约记者刘燕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盘旋,临崖路段全部加装护栏,通向白墙青瓦的人家,宽敞的文化广场周围树木摇曳、花草点缀……初秋时节,来到甘谷县八里湾乡谢家沟村,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记者了解到,...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