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大模式架起甘谷蔬菜产业发展新桥梁 本报记者 何慧娟

天水日报 2015-07-15 12:45 大字

夏日的甘谷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光所及无不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今年种了8分地的西红柿,收入就有1万元左右,还有卖掉了的春萝卜、西瓜,加上还能种一茬甘蓝,三个蔬菜大棚,应该能卖个六七万元。”蔬菜产业致富的受益者——甘谷县磐安镇裴家坪村村民裴师傅对记者说。

“甘谷县在磐安镇通过塑料大棚的多层覆盖多茬种植,形成了以春萝卜套果花类套菜花类的一年三茬种植模式,因规模集中在磐安镇渭河北岸一带的十家坪、五甲坪、裴家坪、李家坪、谢家坪,故称其为‘五坪\’模式。”甘谷县蔬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金菊琴告诉记者,现在“五坪模式”下,蔬菜的平均亩产量在1.2万公斤左右,亩产值达到了3万元以上,增收效果明显。除了“五坪模式”外,甘谷县还形成了以磐安镇燕家村为中心的大棚韭菜栽培“燕家模式”、以早春地膜马铃薯复种大葱(蒜苗)为主的川区蔬菜复种“雒家模式”、以地膜茄子(黄瓜)间套玉米复种绿叶菜为主分布在大像山镇白云、高桥、杨赵等6个行政村的一年三茬的“白云模式”、以六峰镇中洲村大蒜复种大白菜为主的一年两茬露地栽培的“中洲模式”、以设施大棚蔬菜一年三茬两连套为主分布8个村的“大王模式”、分布在大像山镇狄家庄及周边的拱棚(大棚)西瓜、甘蓝(大白菜、菜花)的“狄家模式”、以南后山冷凉区地膜绿色架豆王栽培为主的“南后山模式”,共称“八大模式”。

据了解,去年甘谷县共完成蔬菜播种面积24.64万亩,较上年增加1.63万亩,增长7.1%,蔬菜总产量62.3万吨,总产值6.9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100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的30%,蔬菜主产区已超过1800元。燕家、雒家、白云等40余村的人均蔬菜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6%左右。先后扶持培育了“全录王”辣椒丝、雒家大葱等4个绿色食品,中洲大蒜、燕家韭菜等9个无公害农产品,“燕家”韭菜、“雒家”大葱等6个名牌商标,甘谷辣椒、甘谷大葱2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等名优蔬菜商标品牌,荣获了“全国辣椒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韭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大葱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四张国家级名片。

“日后,我们将加快全县蔬菜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甘谷县的蔬菜产业发展架起一座新桥梁。”金菊琴如是说。

新闻推荐

刘伟平率团赴武山甘谷观摩项目

...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