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勤春来早陇原大地春耕备耕忙本报记者 王朝霞

甘肃日报 2014-02-27 19:21 大字

人勤春来早陇原大地春耕备耕忙

冰封的土地渐次消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陇原大地喜迎几场弥足珍贵的降雪,让干渴的土地普惠甘霖。瑞雪滋润了田野,有效缓解了土壤旱情,为全省抗旱减灾、春耕备耕带来了新的生机。

天帮忙,人努力,从东部层层梯田的黄土高原,到西部一望无际的戈壁绿洲,从繁华热闹的乡镇集市,到万籁俱静的大山深处,全省各地组织干部群众,开挖沟管,修渠清淤,拉运春耕物资,抢墒顶凌覆膜,抗旱春耕备耕的春潮弥漫山乡。

抢抓降水时机,加大顶凌覆膜

甘肃省是一个降雨稀少、旱灾频发的省份,有“十年九旱”之说。

去冬12月份以来,甘肃省各地降水普遍偏少,气温偏高,其中12月全省大部分降水在5毫米以下,河西大部、庆阳北部、陇南南部基本无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陇中大部、甘南等部分地降水偏多二至四成外,省内其余地方偏少四至九成。河东地区部分水窖蓄水严重不足,一些沟溪断流、泉水干涸。

在长期的农业抗旱过程中,甘肃省农业技术人员探索出了全膜双垄沟播这项旱作农业技术。省委、省政府把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粮食增产重大科技措施。今年,甘肃省提出了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的目标,确定在全省推广1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去年秋季,全省已完成秋覆膜1040万亩。旱作农业区要抓住有效降水,尽快完成500万亩顶凌覆膜任务。”省农牧厅厅长康国玺告诉记者,“省上给农民每亩补贴地膜2公斤,省级补贴的1万吨地膜于2月下旬下拨各项目县,各地要抓紧做好地膜、起垄覆膜机具的准备,指导群众适时打渗水孔,保证降水及时下渗。” 

通过春季顶凌覆膜,可减少早春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将春季有限的降雨充分积蓄在土壤中,最大限度地保持土壤有效水分,既能解决旱春播种问题,又能保证玉米等作物前期出苗用水。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说:“今春降水好,催促我们早部署、早行动。”

“好雨知时节”。2月中旬以来全省大部时段以雨雪天气为主,降雪明显。2月6日至17日,全省先后出现两次大范围的降雪天气。据省农情调度统计,截至2月17日,全省受旱面积由2月5日的1194万亩下降到736万亩,其中农作物重旱由144万亩下降到24万亩,白地缺墒面积由949万亩下降到618万亩。预计不能下种面积由153.7万亩下降到69.8万亩,受降雪影响,全省各地土壤墒情好转,土壤表层墒情处于基本适宜状态,深层土壤墒情仍呈不足。

“这点雨雪在这旱塬上虽然不多,但这几毫米降水通过顶凌覆膜技术变成有效降水,蓄存起来保墒,就能下种播种玉米了。”广河县农业局局长马荣对记者说。

农时不等人,全省春耕备耕生产视频会议召开后,全省中东部10个市州旱作农业县紧急动员部署,陇原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基层干部挽起裤管下农田,农技人员在地头讲技术,农人们开着覆膜机铺膜、打耱镇压、运送肥料……

维修水利工程,保障农业生产

“去年冬干,好长时间没下雨雪,春节前,水窖里积蓄的水快没了。我从渭河河畔的新兴镇苟家村河湾里拉了4立方米水,1立方米水25元,一共花了100元,4立方米水能吃两个多月,得节省着用。”春节期间记者在甘谷县采访时,磐家镇腰崖村村民程石红告诉记者。

程石红说,尽管家里的1.2亩大棚韭菜是井灌地,不用发愁,但令他最发愁的是家里的7.5亩山旱地,如果再干旱,他准备拉运些水灌溉,但他担心用水成本太高。

“去冬以来,甘肃省降水偏少,近期虽有局地降雪,但旱情趋势尚未根本转变,甘肃省要着眼于抗旱保春耕,大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副省长王玺玉在2月17日召开的全省春耕备耕生产视频会议上强调。

对此,省上要求水利部门组织全省82支县级抗旱服务队,用足用好各类装备,为群众生活和抗旱农业生产提供迅速有效的服务。尤其对人口居住分散、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难以覆盖的干旱山区、牧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抢抓降雪有利时机,组织群众扫雪入窖,对重点干旱地区拉水救济,确保不发生水荒。

水利部门科学制定用水计划,严格管理和调配现有水源,保障春灌用水需求,今年全省计划完成春灌面积573万亩。统筹抓好水利“骨干动脉”和“毛细血管”建设,更新改造沿黄等灌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和工程设施,在水库灌区和中东部小型灌区,维修渠道清淤疏浚,建设一批小提灌、小截引、机电井等小型水利工程,投入春季抗旱农业生产。

近期的几场雨雪降临之后,旱区各地收集利用雨雪水。在甘谷县谢家湾乡丁家沟村,丁玲彩用脸盆、水缸、罐子等家什,盛满积雪,她还将院子里的积雪扫在一起倒进水窖里,“雪水能够家里人和几头猪吃一阵子。再下些雪就好了,水窖里能多存些水。”

加强春季田管,充分供应物资

在甘谷县新兴镇魏家村,村民魏绪宝告诉记者:“正月气温高,天气干热,土壤失墒快。种了冬小麦和冬油菜,一些蚜虫、小菜蛾、菜青虫都产卵了。”

记者从省农牧厅获悉,近期农作物病虫害有抬头趋势。据调查,冬前甘肃省病虫害越冬基数较大,地下害虫、麦蜘蛛等虫口密度与常年接近,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病376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15万亩,发病范围广,面积大,局部早播麦田全田普发,菌源量较大,是2008年以来最重的一年。

对此,甘肃省植保植检部门着力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加强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抓紧完善防控预案,提前储备农药、药械,做好应急防控准备,加强发病中心控制,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努力做到发现一点、控制一片,以遏制条锈病的流行。

甘肃省作为全国11个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在全省大范围铺开。各地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无水源的旱地,撒施农家肥增温保墒,并适时耙耱镇压,增温保墒。令人欣喜的是,秋播降雨偏多,冬麦长势较好,据农情统计,冬前冬小麦一、二类苗合计占87.1%,同比增加3.6个百分点,三类苗减少3.6个百分点,为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地田间地头的技术培训也如火如荼。省农牧厅派出的7个工作组和高产创建专家组深入农村,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讲。各地大力贮备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农机具等农资,着手开展春耕生产。

雨水已过,惊蛰将至。从南向北、从东向西的春耕生产,在陇原大地掀起热潮。

新闻推荐

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甘发〔2015〕1号 (2015年1月23日)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甘发〔2015〕1号(2015年1月23日)2014年,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创新...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