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谷农业综合开发成为富民“接力棒”

天水日报 2012-06-19 15:05 大字

□通讯员席国平

夏阳高照,置身于甘谷县安远镇厚家坪村,宽阔的农路两旁绿树成荫,大片绿油油的双垄沟玉米随风摇曳,一块块水平梯田平整连片,一幅幅生态和谐的图景跃入眼帘。该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人指着眼前的一大片农田告诉记者:“这一带是近年来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现在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原来有了很大的改善”。

给民生工程接力,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开始着手。谢家湾乡沟滩村村民们一直耕种着小小的“豆腐块”田地,七零八碎,加上路难走、产量低,一遇干旱年份就成了“绝收”地。从去年开始,甘谷县在谢家湾乡永丰、山庄、沟滩等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该区域面貌发生了大变样。如今该区域已是“路相通,树成排,小块陡坡变大田”的景象。将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构建和谐“三农”、惠及广大民众的重要举措,是甘谷县顺民意、凝民心、聚民智,集结最大力量保护和加快农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三年来,该县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市土地治理和产业化项目6项,先后在磐安、安远、谢家湾等6个乡镇投入各类开发资金4445万元,主要用于高标准梯田建设、农机路建设、灌溉渠道衬砌、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和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生产安全有保障了。

给产业优化接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致富能力。“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是甘谷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根本。磐安镇毛家坪村在几年以前,土瘦、地薄、人稀、树少,一年下来一亩地的收入不够养一头猪。2010年以来,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往贫瘠的陡坡地变成了现在润湿的平坦地;以前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现在的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地;以往靠集雨浇灌的麦田地变成了现在靠电泵灌溉的蔬菜地。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科技的应用,使毛家坪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大幅度提升,该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现代农业致富村”和“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甘谷灾情监测预警实现城乡全覆盖

□通讯员席国平王宁【本报讯】近年来,甘谷县立足地理环境实际,积极构建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将提高灾害预防能力、降低灾害损失作为保障群众生活生产安全的重要途径,着眼破解难题,大力推行和...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