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 中共甘谷县委书记 贾忠慧

天水日报 2011-11-25 15:31 大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加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甘谷县有着2700年的建县史,被称为华夏第一县。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着潜在的资源优势。顺应时代要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1.以建设特色文化大县为目标,增强加快文化发展的紧迫感。近年来,甘谷县紧紧围绕建设全省特色文化大县这一目标,依托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争取项目支持,建成了县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中小型文化广场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础工程,深入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创作了《睢阳魂》、《大千羲皇颂》、《王权传》等20多部文艺作品,形成了甘谷麻编凉鞋、脊兽、木雕等一批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呈现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我县人口众多,公共文化设施滞后,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介和挖掘开发力度不大,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产业优势,应有的特色和社会效益未能彰显;现有的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低,投资规模小,经营档次低;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不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以上问题的存在,与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任务衡量,与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衡量,差距很大,任务很重,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2.以弘扬历史文化为主线,打造“华夏第一县”品牌。甘谷是全国县制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我们要以弘扬五大历史文化为主线,抓住建县2700周年的契机,依托公祭伏羲大典和天水市伏羲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活动,举办影响面广、声势较大、内涵丰富的系列庆祝活动,大力宣传“华夏第一县”的文化底蕴、大力宣传“五大文化”的资源优势、大力宣传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打造“华夏第一县”品牌,在更大范围和领域宣传甘谷,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在省、市媒体开设宣传专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甘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华夏第一县”品牌成为特色文化大县建设的强力引擎。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3.以开发旅游资源为重点,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从甘谷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来看,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丰富旅游产业的内容和价值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甘谷旅游资源丰富,大像山、尖山寺、华盖寺、蔡家寺、古风台、姜维墓、古坡草原等景区景点相对集中,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大武家河--古坡生态旅游圈、大像山风景名胜区等景区景点的开发保护和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凸显“古冀文化”特色,打响“华夏第一县”历史文化品牌,重现“商旅重镇”风貌,促进历史文化开发与商贸旅游业相融合。扶持大漠行麻编鞋业等文化骨干企业,提升书画、脊兽等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剪纸、木雕、文化休闲等新兴文化产业,深度开发甘谷辣椒、甘谷麻鞋、甘谷剪纸、人面鲵鱼瓶等文化特色产品和民间工艺品,形成产业链条,逐步做大做强。

4.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支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财政对文化的支出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积极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扶持。今后五年,要通过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多渠道融资,建设县博物馆、影剧院、体育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实现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一批农村文化设施的全覆盖;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基础。

5、以创新活动方式为依托,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精心设计载体,大力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道情、秧歌、小曲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对高台、社火等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色文化活动进行包装推介,依托传统项目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引导广场、社区文化活动常态化健康发展,打造一批群众喜爱的广场文化活动品牌;经常性开展“三下乡”、“千台大戏送农村”等文化惠民活动,通过精品活动开展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依托学校开展歌咏比赛、诗歌朗颂、征文、演讲比赛等各类节庆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使学校成为群众性文化活动传播、普及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引导企业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做到节庆活动和常规活动相结合,主题系列活动与专题单项活动相结合,参与型群众文化活动和欣赏型展示活动相结合,着力构建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氛围。

6、以激发创造活力为核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文化建设领导体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文化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多渠道培训、培养、选拔一批拔尖的文化艺术、文化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以创新能力、研究成果为主要衡量标准考核和衡量人才。加强与关中地区和周边县区文化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文化艺术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合作交流;组团参加各类重大节会活动,展示甘谷的文化魅力。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对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改制转轨步伐。

新闻推荐

甘谷斥资3000多万元建市场

□特约记者史载【本报讯】在市场建设中,甘谷县在“争”字上下功夫,“跑”字上动心思,“抢”字上做文章,2011年斥资3715万元建市场,为县域经济较快发展搭建了有效载体。市场建设稳步推...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