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心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三级城市——甘谷县城市建设纪实

天水日报 2011-04-11 16:00 大字

□本报记者贠武军

鳞次栉比的居民楼不再冒浓烟,旺盛生长的行道树下不再是垃圾堆,宽阔笔直的道路两旁不再是小摊点,来往的车流和人流在红绿灯的指示下井然有序,闲暇小憩可在广场散步了……

走进甘谷,眼前只见纵横交错的路网、各具特色的建筑楼群、绚丽多姿的花草树木……无不生动地显示着这座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的无限生机和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96%的甘谷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0.5%。县城面积已扩大到了10.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了13万人,城区道路33公里、道路面积62.4万平方米、供水主管道长29.86千米、日供水能力2.3万立方米,供热面积42.7万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4.8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8%。

这一喜人成绩,是勤劳的甘谷县60万人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创造出的惊人业绩,更是甘谷县委、县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和天定高速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不断加大城镇开发和管理力度所取得的骄人成果。

城市规划——高起点大手笔高标准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甘谷县县长贾忠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有魅力有自身特点的城市是通过科学规划创造出来的,在推进城市建设中,必须以规划统揽全局,以规划指导实践。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达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化的协调统一和最佳结合,使城市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迈进。”

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缩小与周边先进地区乃至全国发达地区城市建设之间的差距,打造一座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宜居城市,成为亟待破解的一道发展难题。甘谷县委、县政府将科学发展观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并提出了“东西扩展、向北延伸、中心建成区集中改造、配套、完善”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同时,始终坚持把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立足本县实际,科学制定,严格执行。

“放眼全国、全省竞相发展的大局,站在全国看甘谷,甘谷城市建设仍然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贾忠慧谈到,“同时,随着全县经济的大发展、群众生活的大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打造现代化宜居城市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近年来,甘谷县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三级城市的标准,始终把科学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定盘星”,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执行不走样”的原则,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突破思维定势,明确目标定位,制定高水平城镇建设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投资260万元,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县城三版规划》修编工作,规划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科学规划了商贸、旅游、工业、行政办公、住宅小区、餐饮服务等功能区域。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制定了县城西区、天定高速辅道两侧、冀城路两侧、南北滨河路等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规划依据。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放线到现场、监督到现场、验收复核到现场的“三到场”管理制度,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沿河建堤、沿堤建路、沿路建城”等这些科学性的规划成果,不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建设理念,同时,也为甘谷县今后的城市建设描绘出了新蓝图。

城市建设——融资开发东西扩展

“大家的城市大家建。我们这几年在城市建设上,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积极创新,努力构建多元化融资机制。我们在加大财政投入、争取项目支持的基础上,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采取多条腿走路、多元化融资的办法,解决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近几年,甘谷县不断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将所有建设用地全部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管理,通过招、拍、挂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县城投公司的融资功能,筹措金融资金搞建设;建立利益导向机制,采取投资冠名、出让使用权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公益性设施建设,“十一五”以来,全县共投入各类城市建设资金达7.66亿元。

去年9月,甘谷县在县城东面规划建设了占地2300亩的六峰工业园区,已引进入园企业9户,总投资2.96亿元,带动了城区向东发展的步伐;今年启动了县城西区6平方公里的综合开发工程,总投资约8.6亿元,重点实施“一城两园三路两桥两涵洞”工程,目前完成农户搬迁321户、迁坟356葬、征地520亩,区域内重点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推进。新建或拓宽城区道路12条20.5公里,改造和新建了大什字广场、姜维广场、火车站广场和冀城广场,实施了城区供水扩建、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活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开发建设了恒盛嘉园、颐年嘉园等住宅小区。牢固树立城市建设的人本理念,把解决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取暖、住房、购物、上学、就医等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先后投资28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了7处城区供热点,城区供热面积达到42.7万平方米。同时,采取财政补一点、受益群众筹一点的办法,先后投资357万元,硬化城区小巷道213条11万平方米。完善了城区学校、医院、超市、停车场、公厕等便民设施,狠抓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甘谷县二中老师说,“客观来讲,这几年甘谷的城市发展还是比较明显的,县城服务功能在逐步完善,城市品位和档次在明显提升。”

城市管理——人文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管理是巩固建设成果、实现城市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加速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甘谷县始终把强化管理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措施,落实管理责任,抓实每个环节,抓好每个细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整个县城始终保持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去年到今年,甘谷县组织开展了以“争做文明市民、争创卫生城市”为主题的城区环境秩序集中整治活动,首先通过媒体、横幅、专栏等形式,引导市民和经营户牢固树立“甘谷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思想理念,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维护城区环境秩序的良好氛围;同时,从综合执法局、工商局、交警大队等部门单位抽调工作人员302人,组成四个工作组,对城区脏、乱、差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取缔了长期盘踞在主要交通路口、占路为市的各类摊点,督促800多个流动摊点入市经营或在规划区经营、1500多户坐商归店经营,拆除临街违章建筑、构筑物220余处,查处无证驾驶、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违规行为3000余例;在新城路两边增设了120个停车泊位和40个公交车停靠点,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同时,甘谷县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甘谷县城镇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甘谷县城区秩序考核》,管理部门与经营户门店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与固定摊贩签订了“经营协议书”。通过明确区域,靠实责任,有效防止了脏、乱、差问题的反弹,城区管理逐步走向常规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去年以来,该县还购置了88台手推车、机动车等垃圾清运车,投放了2辆压缩式和摆臂式垃圾清运车,实现了城区垃圾清运的全天候、全方位和机械化。使县城的市容市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历经沧桑的老城区,还是全新亮相的新街道,都展现出了干净、整洁、优美的新形象。

如今的甘谷县城,已独具现代城市魅力。然而,城市建设的步伐总是高潮迭起,不曾停息。

新闻推荐

甘谷:构建和谐促发展

□记者贠武军通讯员席国平【本报讯】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一直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近年来,甘谷县委、县政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狠抓宣传教...

甘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