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畅通“毛细血管”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新泰695个村(居)实现道路“三通”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 涛
本报通讯员 赵 洁 李树壮
“胡同都修好了,路面加宽了,给大伙儿出门带来很大便利,我们别提多高兴了。”谈起一年来农村“三通”工程带来的新变化,新泰市羊流镇官路村村民和香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以前村里小胡同都是泥巴路,坑坑洼洼不好走,一下雨更是进不去出不来。”
近日,记者在该村看到,整洁美观的主干道贯穿整个村庄,整齐划一的背街小巷全都实现了硬化,彻底解决了以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问题,优化了群众生活环境。
官路村的变化是新泰市聚力农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设,全力畅通乡村振兴“毛细血管”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新泰市聚焦乡村振兴,以打造新时代美丽、生态、宜居、幸福村庄为目标,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米”,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群众想致富,乡村要振兴,改善交通至关重要。新泰市把农村“四好公路”、道路“三通”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印发“三通”建设的实施方案,成立由交通、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单位和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专班推进,合力攻坚,在全市形成了政府主导、交通牵头、部门配合、乡(镇)实施、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全市“三通”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开展。
“我们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做好‘户户通’与人居环境整治、雨污分流、农村饮水安全等的结合文章,实施‘一村一策’,形成管护机制。”羊流镇副镇长李华介绍。
作为全市任务量最大的镇,羊流镇78个村的农村道路“三通”建设任务,总面积达到186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如今,各村不仅铺上了平整的沥青路,道路两侧还建有绿化带,墙上画着各具特色的墙绘,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条条道路,像一根根绵延不断的导线,向四面八方延伸,不仅连接了乡村与城市,也打通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在汶南镇西南辰村,平整的水泥路修成了干群“连心路”。施工队修到谁家门口,村民都纷纷自发出工出力。老党员则主动报名,和村“两委”成员组成义务施工队、监理组,忙着指挥挖掘机、土方运输车,清理农户门口和巷道内的杂草、树木、路障,整平、压实路基。
“现如今‘户户通’建设让道路畅通了,村庄变亮变美了,路好走了,车好停了,老百姓脸上笑容都变多了。‘三通’工程确实顺民心、聚民意。”西南辰村党支部书记梁茂臣高兴地说。
街巷虽小,关乎农村百姓的日常出行;街巷虽短,却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村里家家种大棚蔬菜,以前一到下雨、下雪天就发愁。路不好走,往外运菜让人头疼。”在楼德镇赤坂村,村民孙国山对公路“三通”带来的变化有一肚子话要说。
赤坂村是蔬菜专业村,得益于全镇农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设的便利条件,沥青路铺设到田间地头,也让大棚蔬菜产业迎来了新发展机遇。
“三通”为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让收购商孙兆防连连感慨:“路修好了,车不颠了,菜没有外伤,看着也新鲜,价位也上去了。”
事实上,借助“三通”工程搭建起的道路框架,新泰市不少乡(镇)还通过连片整治,做活了产业结构调整、城镇规划升级的大文章。
汶南镇结合“三线四区”的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在推进“三通”工作的同时,注重增强村庄的个性内涵,努力构筑“一村一品、一路一景”的格局,投资1300万元对汶李路沿线12个村进行了集中改造,把汶李路装扮成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龙廷镇则将实施“四好”路、“户户通”工程与各村美化亮化、美丽庭院等项目结合起来,以壮大林果产业、挖掘红色资源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礼圣故里·红色龙廷”旅游品牌”。
“道路承载民生,更关乎发展。我们以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通过实施农村道路‘三通’工程,全市道路的规模已由线成网,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美化了人居环境,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新泰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任玉波表示。
截至目前,新泰市有“三通”建设任务的695个行政村(居)已全部完成任务,总投资大约12亿元。
新闻推荐
“感谢检察官在办理我们这起商业纠纷案中挽救了60余名员工及家庭的命运,既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又展现了司法为民的情怀……”...
新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