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十四五”奋进开局年 2021年山东能源工作“这样干”
济宁市采煤沉陷区“渔光互补”项目。华能威海风电场。1000千伏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 本报通讯员 缪久田 张建佩
车 路 许红波
本报记者 左丰岐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开局之年,山东能源行业将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能源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能源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系统谋划“十四五”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四增两减一提升”工程,加快推动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山东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提供坚实保障。
坚定不移调优能源结构
大力实施“四增两减”工程,聚焦可再生能源、核电、天然气、省外来电做加法,打造全国重要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核电基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外电通道配套电源基地,突出煤炭、煤电做减法,淘汰低质低效产能,加快实现能源消费增量全部由清洁能源供给。到2021年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200万千瓦以上,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32%以上;煤电装机控制在1亿千瓦左右,占电力总装机比重66%左右。2021年,煤炭产量稳定在1.1亿吨左右;天然气供应量220亿立方米以上;省外来电1200亿千瓦时以上;能源基础设施投资600亿元以上。
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计划。规划布局千万千瓦级中远海海上风电基地,建成投运首批海上风电试点示范项目,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推进华润德州陵城风电二期、沃尔新源莱西风电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打造千万千瓦级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成投运通威东营渔光一体化生态园区等项目;推进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建设,建成新泰翟镇采煤塌陷地平价光伏等项目;支持利用厂房、商业建筑屋顶等,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年内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
积极有序增加核能供应。围绕打造千万千瓦级沿海核电基地,积极推进海阳、荣成等核电厂址开发,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建成并网,228示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争取海阳核电二期工程获得国家核准。加强后续核电厂址研究论证和保护。在运在建核电装机达到700万千瓦左右,完成投资100亿元。
继续推动省外来电增长。全面深化“陇电入鲁”通道前期工作,力争尽快获得国家核准,同步推进山东省企业主导的煤电一体化、新能源项目规划建设。围绕提升扎鲁特至青州、上海庙至临沂、宁东至山东直流等既有通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开展“风光火储一体化”配套电源基地规划研究,重点推动吉林白城、松原地区3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国电电力上海庙电厂首台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建成送电。
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加快山东天然气环网干线、中俄东线山东段建设,建成投运青岛董家口LNG接收站二期,稳步推进龙口南山、烟台西港区LNG接收站建设,中石化龙口LNG接收站获得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在运在建LNG接收站接卸能力达到2500万吨/年。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加大煤炭煤电压减力度。重点淘汰安全无保障、资源枯竭、长期亏损三类煤矿,关闭退出岱庄煤矿等;结合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重新核定新安、金源等矿井生产能力。启动煤电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停淘汰30万千瓦以下所在地区非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燃煤机组,2021年关停规模200万千瓦,升级改造规模100万千瓦,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装机占煤电总装机的比重提高到75%以上。
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加快推进传统能源产业升级,培育壮大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构建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强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成立山东能源科技创新联盟,举办能源科技高端论坛。争创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组织开展能源行业科技成果评选推介,推广100项重点技术、产品和装备,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聚焦储能、氢能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储能设计、验收和燃料氢气中含硫化合物测定等地方标准。
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以《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推动智能化由采掘工作面向矿井全系统延伸、由省属煤矿向市县属煤矿拓展,省属煤矿、大型煤矿、高瓦斯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四类矿井”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推进鲍店、东滩、赵楼、付村、唐口、郭屯、安居等7个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5个以上、远程控制掘进工作面100个以上,智能化开采产量达到65%以上。
加快推进管道智能化建设。聚焦中俄东线山东段、山东天然气环网干线、董东原油管道等新建管道,在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推进智能化,实现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对董潍、日东原油管道和济青二线天然气管道等在役管道,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动省油气管道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基本实现全省油气管道基础数据“全覆盖”。
持续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制定实施全省电网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山东省电网智能化服务平台。召开电网智能化现场会,推广全国首座110千伏商西智慧变电站、全国首个省级能源互联网仿真防御实验室经验。在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地建设新一代智能配电网和智慧输电线路示范工程,无人机巡检率达到60%以上。
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东岳集团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产业化等首批重大示范项目建设,评选并启动第二批省级示范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建成东营“渔光互补”光伏制氢项目。有序推动鲁氢经济带及周边地区加氢站建设,新增加氢站8座,日供氢能力增加6000公斤。
积极推动储能发展。在电源侧,重点推动莱州土山昊阳“光伏+储能”、国能蓬莱电厂热储能、华能黄台电厂电化学储能等项目建设;在电网侧,加快推动沂蒙、文登、潍坊和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用户侧,重点推动煤炭领域“储能+”应急电源、电力需求响应等场景示范应用,建成1—2个示范工程。建立独立储能共享和储能优先参与调峰调度机制,新能源场站原则上配置不低于10%的储能设施。全省新型储能设施规模达到20万千瓦左右。
坚定不移筑牢安全底线
加强煤炭生产、油气管道保护、电力运行等重点领域管控,全面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坚决遏制安全事故,提高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加快能源安全储备和调峰能力建设,增强能源应急保供能力。全面构建牢固健全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严格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聚焦煤矿、油气管道领域,坚持质疑保守、纵深防御的原则,在企业全面自查自改的同时,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开展异地全覆盖互查、省级重点抽查和“回头看”检查,建立隐患清单、整改清单和职工排查处置隐患奖励清单,凡在清单之外发现的重大隐患,一律视同事故进行处理。严格落实事故隐患省级直报制度,对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综合运用联合惩戒、停产整顿、行刑衔接等措施,依法依规严厉惩处。将关闭矿、停产矿、技改矿、基建矿与生产矿一同纳入监管范围,实行“一对一”驻点盯守;对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管段,严格落实政府和企业双牵头责任,杜绝监管盲区漏洞。
狠抓煤矿安全生产。以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强化对山东能源集团、各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抓好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整改落地。每季度组织开展冲击地压等重大风险分析研判和预警通报,强化专家会诊,推动建立“一矿一册”台账,实施“一矿一策”监管执法。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选树5—6家标杆企业进行现场推介,大力实施安全基础提升工程,一、二级标准化矿井达到90%以上。做好煤矿安全生产许可承接工作,严格审查颁发管理,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安全技能提升行动。
加强油气管道保护。以在运老旧管道、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管道、大口径高压力天然气管道为重点,深入开展管道保护百日攻坚行动。制定管道标识标桩、命名规范地方标准,出台管道保护行政执法、审批、备案制度指南。推广“一市一县一企业”试点经验,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管道保护视频动态监控比例达到70%以上。
强化电力运行安全指导。严格电力生产运行调度、分析、预测,指导各市修编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政企联动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执法检查,参与电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督促企业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提升能源应急保障能力。强化鲁北、泰安岳华等煤炭储备基地应急储备,开工建设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二期工程,全省煤炭储备能力达到350万吨。建成投运济南南曹范LNG调峰设施二期、淄博市中心LNG储配站等中央预算内项目,有序推进青岛港、烟台港LNG接收站配套储罐建设,开展菏泽、泰安盐穴储气库和东营枯竭气田型地下储气库前期研究,全省政府天然气储备能力达到1.93亿立方米。
坚定不移抓好民生服务
围绕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持续推进能源惠民利民工程,不断完善城乡用能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优质便捷的能源惠民服务体系。
推广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山东模式”。建成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二期工程,实现海阳市450万平方米核能供暖“全覆盖”,打造全国“零碳”供暖示范城市。积极开展胶东半岛地区核能综合利用规划研究。继续支持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示范县和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建设。
加大采煤塌陷地治理力度。开工建设济宁都市绿心生态治理、鱼台湿地产业治理、新泰东都农业复垦、济宁渔櫵耕读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治理塌陷地8万亩,已稳沉和历史遗留塌陷地治理率均达到90%以上。按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审慎稳妥推进压煤村庄搬迁,积极做好房屋斑裂处置,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
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编制全省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召开现场观摩会,总结推广充电服务示范小区经验。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大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推广。升级完善山东省充电基础设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全省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超过8万个。
坚定不移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加强能源治理能力,建立完善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有效监管的能源市场体系,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加大优先发电计划放开力度,进一步压减直调公用机组优先发电计划,推动新能源机组和地调公用机组参与市场交易。开展电力市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适时启动电力现货市场整季度结算试运行。
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按照“一张网、一个平台”思路,依托省内骨干能源企业,加快推进省内天然气市场主体整合,搭建省属天然气运营管理平台。深化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推进山东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
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全面落实政务信息共享及行政审批“一链办理”“全省通办”,加快煤矿特种作业证等电子证照应用,行政许可事项网办率达到90%以上。持续优化企业办电流程,10千伏普通用户、低压小微企业办电环节分别精简到4个和2个;济南、青岛户均停电时间降至2小时以内,其他市户均停电时间降至5小时以内,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根据《能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修订情况,启动地方性法规立法前期工作。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审查办法,调整完善全省能源系统权责清单,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和能源领域依法治理。加大行政事权下放力度,做到应放尽放。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落实差异化监管措施,强化重点领域监管。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山东能源事业新蓝图振奋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新开局蓄势待发。全省能源行业坚定不移按照省委、省政府“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决策部署要求,拿出真招硬招,下足绣花功夫,攻坚克难,砥砺进取,全面开创山东能源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奋力谱写全省能源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精彩华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新闻推荐
“两化融合”促进矿井增盈创效 山能新矿翟镇煤矿全年增益创效8700多万元
□本报通讯员葛金余本报记者陈巨慧日前,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组织召开市场化、精益化“两化融合”推进会议,翟镇煤...
新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