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为了保护,还为了传播 书之晒

大众日报 2020-08-27 09:56 大字

□ 本报记者 宋亚鲁 卢昱

本报实习生 李睿嘉

8月25日,第二届中华传统晒书节启动仪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馆举行。今年晒书节活动主题为“传习经典 融古慧今”。在孔子博物馆时习阁,共展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各类珍品古籍总计50册,其中既有存世不多的宋元刻本,也有史料价值极高的手稿本、抄本。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告诉记者,现在晒书不只是为了保护,还为了传播,“晒”字实际意思就是晾,晒书节能让大家亲近经典、阅读经典、背诵经典,体悟经典的深刻内涵和现代意义,把祖先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晒肚皮?是晒书!

关于古人晒书的故事,可谓一箩筐。剧情也颇为相似:某某年间,满腹经纶的学者某某,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袒肚露胸晒太阳。其他人问起为何,答曰晒书。主角跨越千年,有晋朝郝隆、王羲之,清代朱彝尊、蒲松龄等。

在民间,随着《西游记》的流传,也有玄奘晒经书的传说。据说玄奘师徒从西域取经归来途中,经书被河水打湿。正值六月六日,太阳高照,他们就将经书放到大石之上,一一晾晒。在新泰城北五里处,有“曝书山”,今称金斗山。据《新泰县志》载:“山在县北,邑之镇山也。危岩怪石,形势苍古。相传异人曝书于上,遗迹尚存。”

书在梅雨天容易生霉,天气晴朗时搬出来晒晒,可以防书霉变生虫。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古人却将枯燥的事务变成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做起来意味悠长。

据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林明考证,晒书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晒书最早的记载始见于《穆天子传》:“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由此可见,在西周时,古人便开始晒蠹书。何为蠹书?即生了虫的书。既然称之为书,那书是用什么做的呢?众所周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本书籍才开始大规模使用。周穆王所晒的书,极可能是生了虫的竹简。

东汉崔实在《四月民令》中更是明确了晒书时间:“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七月七日,在这天人们会把经书和衣裳拿出来晒一晒,这样两者皆不易生虫。直到唐代,宫中都还设有曝衣楼,专供宫女们在七夕这天曝衣之用。开元年间诗人沈佺期就在《七夕曝衣篇》中写道:“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到宋代以后,七月七日的节俗中就再也没有关于“晒衣曝书”的记录了,这个节俗并不是消失了,只是演变为农历六月初六的节俗内容。这种时间上的不确定、不统一,背后反映的恰是古人对待书籍的严肃谨慎态度。

“其实不管是七夕还是六月六,以保护为目的的晒书行为受地域限制非常强。南北方要根据各自的气候环境去选择合适的晒书时间。”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侯妍妍介绍道,“此‘晒’非彼‘晒’,书籍是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的。科学实验证明,长时间阳光暴晒对古籍纸张墨色所造成的伤害十分严重,尤其是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破坏书籍纸张的机械性能,使纸张劣化解体,造成不可逆的破损状态。

晒书不是晒被子,古人早已从实践中获知。1500年前的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即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对曝书提出一系列要求,足为后人垂范:“五月湿热,蠹虫将生,书经夏不舒展者,必生虫也。五月十五日以后,七月二十日前,必须三度舒而展之。须要晴时,于大屋下风凉处,不见日处。日曝书,令书色暍。热卷,生虫弥速。阴雨润气,尤须避之。慎书如此,则数百年矣。”

晒书须因地制宜。南方梅雨时节,书籍容易受潮发霉、生虫,拿出来“晒一晒”,通通风,会给书籍祛湿驱虫;而北方较为干旱、风沙大、灰尘较多,书籍的酸化、粉尘、污渍比较严重,经常翻一翻、晾一晾能让书籍保持干净整洁,甚至于下雨时,特意开窗让书籍适当接触水汽,以免纸张因为太干而日渐松脆。

时见古人以“曝书”“晒书”作为堂号或书名,如朱彝尊“曝书亭”、《曝书亭集》,郝懿行《晒书堂集》,钱泰吉《曝书杂记》等等。又有以藏书家曝书场面为题的画作。这些都是由曝书衍生而来的文化现象。

藏书易,护书难

古人晒书有雅趣,这种行为背后那种对文字和纸张的敬畏,也值得今人吸取。在传统文化中,文字具有神秘的力量。仓颉“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文字诞生时,“天雨粟,鬼夜哭”。清代外交家薛福成认为“文字者,圣贤之精神,造化之机缄,而一切立德立言立功之秘要,赖之以传者也;敬之惜之,罔敢亵也,罔敢弃也。”

一张白纸不要紧,可一旦写上文字,就是两码事了。敬惜字纸自然要爱惜书籍,于是便有了“不以书夹刺,不以书作枕,不以书与妇女夹针线。不卷书折角,不乱翻乱揭,不杂乱堆积霉烂”的规矩。字纸和书籍成了文明的象征,敬惜字纸实际上是要人们重视教育,珍惜文化,崇尚文明。

宋元明清四朝,官方皆有曝书制度,相关机构负责对所藏图籍、书画定时点检晾晒,免致虫伤霉变。其中最富文化意蕴的当推宋代曝书会。北宋初期,官方曝书已为定式,秘书省年例入夏曝晒书籍,时间绵延两个月。宋代曝书会特别之处在于,这并不仅是相关藏书机构的一项工作,而是兼具图书展示与文人雅集性质的一场文化盛宴。

到晚清时,官方晒书则漏洞颇多。文渊阁每年伏日晒书一次,十余日而毕,直阁学士不亲自监视,委派下属前去,故每晒一次,必盗一次,亦有学士自盗。

为保护书籍,古时私家藏书的拥有者均制定了相当严苛的管理制度。每个藏书家都深谙一个道理——历来,藏书聚难散易,稍有不慎便灰飞烟灭。正如古人云:“昔人谓积书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我不望其能读,但望其能晒耳!”

很多藏书家都有自己的曝书小窍门。如北宋司马光曾在洛阳建独乐园,聚书万余卷,题为“读书堂”。据费衮《梁溪漫志》记载,“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设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曝其脑,所以年月虽深,终不损动。”从宋代古籍的装帧形式来看,书脑为纸张粘贴处,厚实、易存潮气。将曝晒书脑与阴晾书页相结合,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聊城海源阁,主人对藏书也颇费心思、考虑缜密。海源阁布局合理,阁基高于地面,能够预防大水灌入阁内。阁上有窗户,便于通风除潮去湿。前有专门的晾书亭,定期晒书。院内有水井,用来防火。

杨氏藏书第五代传人杨敬夫在《曝书》中说:“我家遵守旧规,每二年或三年必晒书一次,全家共同从事,并预先邀同亲友数人帮忙,由清明节起,至立夏止。据先世遗言云:夏日阳光强烈,书曝晒后,纸易碎裂,不耐久藏,且时多暴风雨,有卒不得收拾之虞;秋季多阴雨,潮湿气盛故易袭入书内。清明节后气候干燥,阳光暖和,曝书最为适宜,立夏后渐潮湿,即不宜晒书矣。”

海源阁晒书极为得法,晒书时将每册书按次序散列案上,在阳光下晒一至两个小时即移回室内,再按原来次序排列原架隔上,并用白丝绵纸将樟脑面包成许多小包,随书在函中放入一二,但不得放入书中。海源阁藏书尽属珍本,外有木匣,内有锦函。在清明后,每日将全部门窗悉行放开,以使日暖风和之气徐徐进入,只将架隔上浮尘掸净,但不启函出书,由上午十时起至下午四时止,大约五天至七天。过此时期,即将全部门窗重新关闭,严密钉锁,同时封条,以表慎重。

“对于这些私人藏书楼的管理者们来说,晒书和及时翻检是保护书籍的主要方法之一。”侯妍妍说。事实上,每年一度的晒书,确实是书籍最为重要的防潮驱虫措施。

晒书,是一种回归。或在曝书间翻看旧日文稿感慨万千,如陆游所说“日满晴轩理蠹鱼,壮游回首一唏嘘”;或从曝书中参悟到人生哲理,如明代藏书家邵宝所说“连日晒书如晒麦,人间耕学本来同”。

总之,如杜牧在西山草堂中所说“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同其他书斋幽事一样,晒书早已成为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寄托着无限闲情与雅意。

从图书漂流到“赛”书

“我前几天在看《白鹿原》,其中有一段写得特别好,给我极大震撼,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所以我把那段文字用手机拍了下来,然后写上我的感想,发在了朋友圈。”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孟昱颉对记者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晒书,可是随着科技发展和大家生活方式的转变,我觉得晒书这件事也会从阳光下走到屏幕上吧。”

此种晒书便有了赛书的意味。“晒书”的概念在当下被不断深化,“晒”也可以理解成英语Share(分享)的谐音。多地的“晒书会”一般与书市同时举行,目的在于为大众提供一个荐书、评书、换书和以书会友的平台。

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晒书会”,即“图书漂流”。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籍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中,无偿供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根据标签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漂流之,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流动的图书馆。在网络上,有图书分享功能的豆瓣网更是静水流深,多年来备受年轻人青睐。用户登录网站后设置自己的目录,可以找到与自己有相同喜好的爱书人,还可以通过书名或作者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记者在豆瓣网的“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中发现,早有人发起过如何晒书的话题讨论。“我觉得封面、版权页、前言、内页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版权页和前言。封面是读者看到的书的第一面,版权昭示书籍的作者、出版社、印次、版次等重要信息,前言是对书籍的总览说明。当然,有些书前言太多,可择其要者展示,比如古籍方面,可突出版本的选择和点校遵循的规则,内页则可显示书籍的排版、间距、字体、字号等等。除此之外,可展示此书突出的优缺点(如果有的话)。”发起人老撒如是解释。

说到底,读书是一件比较精致而私人的事情。最近几年,“你多久没有读过一本书了?”的发问从未停歇。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相比于位列前三名的以色列64本、日本40本、法国20本,这数字差距背后的原因,值得每个人深思。

新闻推荐

楼德镇 站在防汛一线 筑起安全防线

本报8月11日讯(通讯员刘慧雯张纯轶)连日来,楼德镇境内柴汶河、泥沟河及其他小河流水位上升较大。楼德镇上下齐心、多措并举,...

新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泰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