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绿色发展,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现代畜牧业擎起新泰农村经济半壁江山

农村大众报 2020-07-20 14:02 大字

新泰市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生猪生产优势区域县、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全国“粮改饲”试点县,新泰市委、市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牢牢抓在手上,紧紧围绕“打造畜牧产业强市”总目标,不断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畜牧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擎起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为乡村振兴贡献了畜牧力量。

10个项目打造“北方老大”

“总投资50亿元的益客食品产业园项目,围绕食品、羽绒两大板块,主要建设食品深加工、羽绒制品生产、食品包装、食品机械、生物医药等10个骨干项目,构建起产业协同的完整链条,打造北方最大的综合性畜禽食品工业专业园区。”新泰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刘忠文说。

新泰市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基本依托,集约化配置资本、技术等要素,实现了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和销售、仓储物流、技术推广的有机整合。

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现代产业园四级培育工程实施意见》《一带十区百园千社万户工程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性文件,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奖励补贴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贷款贴息、技改扶持、建立经营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畜牧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开展产能提升、科研开发及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等。

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温氏、湘佳、和美等省内外大企强企来新泰投资兴业,大宝、天信等一批本土企业借势发展,畜牧业产业化、链条化水平明显提升。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山东泰淼食品25万吨屠宰冷链物流项目正加紧建设,年底前完成饲料、屠宰生产线以及部分养殖基地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泰安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37家、泰安市级以上畜禽专业合作社33家,初步形成集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孵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畜牧产业链条。畜禽年屠宰能力达到2.6亿只(头),饲料年生产能力220万吨,均居全省前列。

四化升级举起“全省旗帜”

据刘忠文介绍,新泰市创新肉鸭立体笼养模式,由省畜牧兽医局发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其他畜禽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新泰市编制的标准化管理规范进行建设。该市畜禽养殖已由传统式、零散式、短期式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转变,成为引领全省畜禽养殖的一面旗帜。

近几年,大量产能低下、土地利用率不高、污染严重的养殖场户被淘汰。新泰市着眼长远,按照上级要求及时调整禁养区范围,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市政府对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负总责,制定《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两年行动方案》,明确分年度生产恢复目标。统筹抓好政策落实落地,做好生猪养殖用地、环保、补贴、保险等方面相关政策的衔接,协调推动简化养殖用地备案、环评手续。召开银企对接会,加大种猪场和规模猪场贴息贷款、政策性保险等支持力度。协调新泰市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养殖贷款3亿元,支持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场280家,创建省级现代畜牧业园区1处、省级畜牧旅游示范区2处、省级原种猪场1家、一级种猪场1家、省级猪人工授精站2家。2019年,全市出栏生猪47.7万头、牛0.8万头、羊25.48万只、家禽3773万羽。

五个中心彰显生态绿色特色

新泰市坚持把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根本途径,制定《新泰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规划建设5个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对全市规模养殖场户畜禽粪污统一收贮、集中处理,生产的有机肥、菌肥、沼液等还田利用,实现粪污高效利用、转化升值。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治理、重点推进”原则,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三个关键环节,全力实施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与光伏基地高效农业项目结合,推进种、养、肥三产融合,构建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凸显生态绿色发展新特色,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褚成东

乔富兴

新闻推荐

2020年度“服务民生面对面”栏目本周四正式上线 54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线为民服务

本报7月6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毕凤玲)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安排,深化民生服务意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

新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