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聚资金,政策聚人才,网络聚市场 乡村“聚变”推动新泰转型升级
新泰惠美农牧有限公司万亩百合园。(资料图)编者按1月10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并面向社会公示后,山东省认定8个县(市、区)、90个乡(镇、街)、899个村(社区)为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省直11部门联合启动,目的是探索不同区域、不同特点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引领带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健康有序进行。本报从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县、乡、村,派记者实地采访梳理,总结其在创建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从即日起陆续刊发。
新泰是老牌工业强市,工业产值一度占到全市GDP的70%。相比之下,坐拥94万农业人口和106万亩耕地资源的农业略显沉寂。2011年,新泰被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吹响了新泰产业结构调整的号角,在农业产业振兴及三产融合上,乡村振兴新泰模式正成为一张新名片。
工商资本下乡,
农业大园区遍地开花
“南京到北京,羊流居正中”,新泰羊流驿站在古代就闻名。扼守羊流镇西北门户的朝阳村是个山岭村,地多却贫,花生和地瓜是375口朝阳村人几辈子的生计支撑。
在朝阳村,“一年忙下来只剩两百斤花生米”的状态是从2012年开始改变的。当年,新泰惠美农牧有限公司在羊流镇陆续流转了两万多亩地建生态种养基地,朝阳村的900亩耕地和800多亩荒岭地就在其中。朝阳村村民刘培连的5亩多山岭地,以500元/亩的价格流转。从上坡刨地瓜的农民,到月薪2000多元的基地工人,刘培连的身份转变用了不到半年。
藜麦、茶园、百合园……8年,16个村,26000亩土地,羊流镇西北角这片曾经没水、没电、没路的万亩荒岭地,变成了今天种养一体、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上千人在家门口就业,上万人到这里旅游,每年近亿元的综合收入。”惠美农牧总经理吴爱杰说。
总投资3.5亿元,横跨新泰市石莱镇、岳家庄乡、放城镇,占地面积两万亩的泰茶“良心谷”生态示范园,如今号称江北最大的有机茶园。种茶、管茶、采茶、喝茶,成了周边几十个村庄村民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园区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引导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划区承包等形式参与经营。”该生态园负责人刘强说。农户亩均收益从之前的几百元提高到现在的2600多元。
“工商资本下乡推动了农业园区化发展,让‘一产’变‘六产’,带来新泰农业的翻天巨变。”新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新说。新泰设立了1亿元的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组建新泰市富美乡村振兴发展集团,集中资金打造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制定出台了“人才十条”,设立1亿元招才引智基金、20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落实资金、服务、社保等综合性支持措施,为乡村振兴招贤纳士。目前,新泰已累计引进工商资本87亿元,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2家;引进“两院”院士11人、长江学者3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人。
产业转型升级,
守住绿水青山
翟镇曾是新泰的“煤都”,年产原煤曾一度高达400万吨。
“以前几代人都指着煤吃饭。”翟镇玥庄村如今已异地迁建,村民郭英安对在煤堆里打滚的日子还记忆犹新。钱越挣越多,煤越挖越深,土地塌陷却越发严重。2010年后,翟镇46个行政村里就有44个压煤村,全镇2/3的耕地出现大面积沉降。“我家房子大修了3次,塞进去小20万元,硬是没堵住墙上越裂越大的缝。”郭英安说。
2015年,翟镇成为新泰采煤沉陷区治理的主战场,“中节能”200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在此落地。该项目将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棚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棚内种植蔬菜、食用菌等作物。郭英安家的3亩地就在项目规划区,除了每年3000元的土地租金,郭英安在蔬菜基地每月还能挣2000多元工资。靠新建的劳务公司和蔬菜合作社,玥庄村每年也多了20万元集体收入。如今,该项目年可实现发电收入5亿元,年产优质蔬菜5万吨,吸纳1.5万人就业。
养鸭一直是新泰汶南镇多数农民的主要生计。然而,原先低效粗放的养殖模式不仅收益低而且污染大,推动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现在全部采用现代化设备,一个鸭舍只需一个人。以前一年养6-7批鸭,单鸭利润2元,现年能养10批,单鸭利润5块多。”养鸭十几年的北鲍村村民田永章说。鸭粪被加工成有机肥料,成了企业的一项重要收入。
“目前,我们带动当地近6000位村民就业,人均月工资在三四千元上下。”当地的肉鸭养殖加工龙头企业益客集团副总裁刘铸说。等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将吸纳2万人就业,每年为当地村民创造工资性收入4亿元以上。
农业“触电”,
“买新泰、卖全国”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是掌平洼村党支部书记刘方军对村庄十年变化的总结。
谁也不会想,当年山荒地贫的洼地村靠着杏梅和樱桃等山果竟能年入20万元。山果没变,但山路和网络通了,寻常的山果成了城市消费者的宝贝。“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杏梅早成了掌平洼的招牌,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俄罗斯、乌克兰。”刘方军说。从种地瓜到种杏梅、樱桃,掌平洼荒岭地的亩收入由几百元跳到上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一千多元猛增至一万七千元。
“我们依托自建的农村服务站打通了电商进村和农副产品上行环节,构建起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特产品网上推广的互促体系。”新泰杞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哲说。电商平台建立之前的2014年,新泰大樱桃的销量一直在5万斤左右,销售额200万元;平台建立后,新泰樱桃的销量很快超过60万斤,销售额迅速突破2500万元。
“大樱桃、杏梅、山楂等经过网络推广,身价倍增。其中,3块多一斤的甜红子山楂能卖到20多块钱。”刘哲说。有了电商平台,不仅能把特色农产品高价卖出去,还能带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壮大发展。2015年以来,新泰大力推动“互联网+农业”模式,连续5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电商发展引导基金,并对新建电商企业、创业人员培训等给予资金补助。如今,新泰仅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就新增10万余亩。其中,新泰樱桃价格翻了5倍,网上销售率超60%,种植面积新增1.9万亩。
除了支持本地电商企业发展,新泰与网易、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站近千家,对接本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园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触电上网”。每年还举办的“中国·新泰樱桃节”“中国·新泰O2O购物节”,推动了“买新泰、卖全国”的战略步伐。
新泰以点带面,推动产业融合,助力乡村聚变,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近两年,新泰市先后入选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县等。
新闻推荐
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泰市 智能制造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本报记者姜言明刘培俊本报通讯员赵洁刘爱“现在我们整个生产流水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灭火器智能化装配和无人化...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