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幸福就要奋斗
2020年的第一周,记者来到掌平洼村,寻访当年的挖井人,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故事。刘兆友向记者讲述打井的故事。从1939年成立党支部,掌平洼在81年里有五任党支部书记。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生动的实践证明——
□本报记者 王建
这次到掌平洼采访是记者第二次造访这个小山村。2012年10月,山东省青年编辑记者革命老区行活动走进新泰,记者有幸和来自全省各地的40多名年轻编辑记者来到掌平洼,一起感受雄伟的老井带来的震撼,接受“老井精神”的洗礼。
7年多时间过去,再次来到掌平洼,惊讶之情不亚于当年初见老井——村里道路平坦,环境美丽整洁,乡村旅游红红火火,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
从干旱缺水的贫困村到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掌平洼用生动的实践证明要幸福就要奋斗。
自1939年成立党支部后,掌平洼在81年时间里有五任党支部书记,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
老书记韩慎元拍板下定打井决心,和副书记刘兆友带领大伙儿苦干10年,老百姓不用再为吃水发愁,手掌形洼地上的麦子浇上了水。
第四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少增重新分了地,推广种植独有的水果品种杏梅,带领村民发展起了林果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007年10月,接力棒传到了32岁的刘方军手中。
刘方军上任的时候,掌平洼十几年前栽下的杏梅树到了盛果期,产量大但销路不畅,一斤几毛钱,价格低还卖不出去。
必须得把杏梅卖出去,2008年4月,刘方军和4个村干部带着一沓用红纸写成的广告,挤进一辆QQ,一路向南,一直到了南京、上海。每到一个地方,5个人就找批发市场分头发广告。这一招还真管用,当年就从连云港来了一个大客户。后来,掌平洼建起了杏梅网站,把杏梅的情况放到了网上,吸引了东北的客户,他们收购量大,价格还高,刘方军初战告捷。
螺旋井打成后,解决了老百姓吃水和部分灌溉用水,山岭上的果树仍随时面临干旱的威胁,掌平洼的找水故事并没有结束。
在销售杏梅的过程中,刘方军发现,能浇上水的可以卖到两块多一斤,浇不上水的只能卖五六毛钱,林果产业要提质增收必须有水。
刘方军将镇里补贴和村里购买水泥免费提供给村民,鼓励大伙修积雨窖。积雨窖储存的水只够用一次,刘方军觉得还得要打井,一口口深井陆续打成,掌平洼灌溉用水问题彻底解决。
有了水,刘方军又想修路。过去,掌平洼的路坑坑洼洼,一到雨季就泥泞不堪,一年要花一个半月垫路,花费高达3万多元。刘方军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2010年,他东拼西借,凑了90万元,修了村里的路。
无心插柳柳成荫。刘方军本来想修一条生产路,没想到最后成了观光路,每年山上果树开花的时候,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林果产业走上正轨,刘方军正在思考如何能让村民更富,生产路变成观光路让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在他脑海里萌芽。经过外出考察学习,刘方军更加认定了这条路。
说干就干,整治老井、修建停车场、盖食堂、改住户……随着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来掌平洼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游收入节节攀升。
干了这么多,刘方军却说掌平洼的乡村旅游才刚刚拉开框架,“旺季一天7000多人,车停得排出几里路去,基础设施还得增加。”
接力奋斗中的掌平洼未来会是什么样?令人期待!
新闻推荐
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各类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0.34%、8.70% 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安全感
本报1月5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张建)近日,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对2019年12月份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