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两千余家合作社带起农户23.8万
□姜言明报道新泰市掌平洼杏梅专业合作社在统一收购杏梅。□本报记者姜言明刘涛
本报通讯员崔仲恺袁崇荣
“全市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6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社35家,入社社员9.5万户,带动农户23.8万户,增加社员收入2.7亿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年收入高出非成员收入15%以上”。这是新泰市农村经营服务中心主任李恒通,前不久在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提升高峰论坛上报出的一组数字。
近年来,新泰市以承担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为契机,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优一接二连三”。
实现合作社规范化运营,是新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提升试点的重点。他们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和阳光工程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每年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提高了合作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全市开展农民合作社千社培育工程,去年从已登记注册的合作社中,择优选取了1007家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组织专家对典型合作社进行把脉问诊,分类培养。目前,全市已成立合作社联合社18家。其中,围绕优质粮油、高效蔬菜、特色林果、生态畜禽等主导产业,组建了行业性联合社7家,区域性联合社11家。
为优化农民合作社组织结构,实现提质减员增效,当地摸底调查全市已注册的合作社,排查出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的“挂牌社”“空壳社”和“休眠社”及其他不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的合作社581家,占已注册合作社总数的28.2%。其中,对“空壳社”进行精准甄别,分类处置,已注销116家。
如今,新泰形成了以优质粮油、高效蔬菜、特色林果、生态畜禽四大产业为主导,以有机茶、中药材、食用百合等新兴产业为亮点的特色产业培育体系,培植形成了“新泰芹菜”“楼德煎饼”“龙廷杏梅”等70余个特色品牌。其中,新泰市蟠龙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专家的指导下,严格生产标准,建成5000亩全国最大的食用百合生产基地,其产品被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选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提升,组织是靠山,服务是保障。新泰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政府办公室、发改局、财政局等13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新泰市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从技术、管理、营销、扶持等多方面,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尤其在扶持合作社发展方面舍得下重金。当地一方面专门设立了农民合作社专项发展基金,近年来,先后奖励优秀合作社100多家,奖励资金1200余万元。北方茶叶专业合作社正是在政府的扶持下,以“良心谷”为品牌发展有机茶2万亩,在全球最严格的“SGS”有机标准认证检测中481项指标全部合格,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单体有机茶园,为全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提供了参观现场。
另一方面联合农商银行设立1000万元“强村固基乐业通”专项贷款资金,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列为重点贷款项目。针对部分农民缺技术、缺资金的实际,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作为主要出资方式,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抱团谋发展。全市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49家,经营面积3.9万亩。
新闻推荐
泰安市商务局聚力“双招双引” 实施“十大工程” 推动商务运行和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
本报7月30日讯(通讯员董广伟)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坚持聚焦聚力“双招双引”这一总抓手,突出“双招双引、外经外贸、商贸流通、...
新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