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民政局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泰安日报 2018-07-11 12:23 大字

本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牛强)近年来,新泰市民政局创新实施“333”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分析研判社区网格管理员、协管员提报的网格社情、民情、舆情,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新泰市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高位推动,健全“三个”机制。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全面负责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监督和协调工作;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会议,对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建立规划引领机制,高起点编制《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5—2030)》,计划到2030年在全市建成农村新型社区140个。目前,已建成农村社区5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48个。2016年,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列入了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并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了《新泰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新泰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今年将羊流镇的官桥、旧关社区,东都镇的南鲍社区,龙廷镇的龙溪社区、石莱镇的观音堂社区5个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列为全市乡村振兴35项重点工作之一,按照行动计划要求,2018年底前5个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全市5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将达到100%。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定期督察评估工作推进情况,将目标责任落实到单位、到科室、到人头,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高效推进,做实“三个”支撑。尊重民意,做实群众支撑。,组织开展“每户一张明白纸、每户一张问卷调查表、每村一遍电话调查、每乡一遍入户走访”的“四个一”民意调查活动,把立项选址、规划设计、土地收益、搬迁补偿、安置方案等交给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着力打牢群众基础。多元投入,做实资金支撑。合运用土地综合整治、旧危房改造、压煤搬迁等政策,采取群众自筹、开发商垫资、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逐步建立以各级财政和农村集体资金投入为主体,涉农部门相关资金为辅助,农民自愿筹资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先后争取农行、农发行、建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资金31.4亿元。完善配套,做实设施支撑。高标准建设融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法律服务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统一设立“一厅一校八室”,并制定《便民服务网上预审流程图》《便民服务代办》等一系列服务管理制度,规范了服务流程;建设农资供应、农机维修、商贸购物、物业管理等服务网点,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文化等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网点为补充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元需求。

优化服务,创新“三个”治理。创新网格化管理,实现服务管理“精细化”。将全市社区划分为3662个单元网格、设置1.1万名网格管理员,通过采取“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管理模式,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按照“一门式”办公、“一站式”服务要求,构建“市——乡镇——社区——网格”四级管理服务网络,实现了全方位、零距离、高效率服务。创新社工+志愿服务,实现服务管理的多样化。充分发挥社区志愿组织服务作用,创新“面对面服务+记录、键对键回馈+激励”的“菜单式”服务模式,按照“备菜”“点菜”“送菜”“评菜”四个环节,公开志愿者信息,让社区居民自主选择志愿者提供服务,并对服务质量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实现了志愿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2013年10月,全国志愿服务现场会在新泰市召开。创新“互联网+”服务,实现服务管理的“智能化”。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兜兜社区服务站”,按照“政府+市场”“线上+线下”模式,全力打造具有新泰特色的便民服务、社区O2O服务、全民创业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群众利益服务“五位一体”服务平台,打通了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2018年,在全市城市社区进行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向农村社区延伸,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

新闻推荐

石莱镇组建医共体 缓解看病难

本报7月9日讯(通讯员巩玉龙苑敏)近日,新泰市石莱镇卫生院与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医共体合作举行了签约仪式。石莱镇卫生院积...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