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迎:300个特殊儿童的“妈妈”
在里辛街道有家特殊儿童关爱成长园,在这里接受教育的都是一些特殊儿童。在她的耐心付出下,孩子们绽放出了笑容。同时,由于她的爱心,今年3月份她获得钢城区道德模范称号———
朱家迎与孩子一起体验农活 □记者 亓亭 摄
□ 记者 刘华
“你看这菜长得多高、多壮。接下来,我们继续努力,让它长得更高、更漂亮好不好?”23日,见到朱家迎时,她正在成长园的农田里陪着18个孩子忙碌着。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有的培土、有的浇水,玩得好不开心。“这是我自创的农疗教育,目的是让孩子们体验生活,让他们逐步与社会接轨。我这里的孩子有肢体残疾的,有患自闭症的,有患唐氏综合征的。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们建立起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自信心。”朱家迎说。
之所以创办这样一所特殊儿童关爱成长园,朱家迎说全是因为一颗“爱心”。朱家迎从小的理想是当一名幼儿园老师,陪着孩子们成长、玩耍。从学校毕业后,她也实现了这个目标,拥有了自己的幼儿园。凭借较高的教学质量,很多家长慕名将孩子送到她那里接受教育。但是2004年,一位家长的到访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这位家长因为听说朱家迎和老师对待孩子有耐心、有爱心,就想把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送来就读。经过了解,朱家迎得知因为孩子的特殊情况很多幼儿园不愿意接收。看到孩子可怜的眼神,朱家迎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事后,很多家长知道接收一位自闭症患儿后,曾纷纷表示不满。
后来,朱家迎注意到社会上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儿童,苦于没有学上。看到这种情况,朱家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一家特殊儿童康复学校。“当时,民办幼儿园的竞争不像现在这么激烈,况且我的幼儿园已走上正轨,也有较大的盈利,别人都劝我放弃这个想法,但我一直没动摇。随着特殊儿童越来越多,幼儿园彻底转型成为了一家特殊儿童关爱成长园。目前,成长园里有18个特殊儿童。十几年来,我接收的孩子有新泰的、莱芜的,约300个。”朱家迎说。
为让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朱家迎大量查阅资料,以便更深入了解这些特殊儿童的相关情况,逐渐掌握了一套与这类孩子沟通的技巧。为了让孩子接触社会,每周她还联合志愿者带着孩子去赶集、逛超市、逛药店等。“现在,我这里的孩子慢慢学会沟通了,见到客人到来,会很有礼貌,也会给客人们表演节目。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正常的孩子。”朱家迎说。
在朱家迎看来,钱是她目前最大的困难。“成长园名义上收费,但也是象征性的。一个孩子每个月交四五百元钱,这些我全都用到孩子身上了,仅仅刚够孩子的生活费。老师、护工的费用,全是我贴的。”朱家迎说。钱从哪里来?“我除了这家成长园,还有一家耐火材料厂。效益还可以,每个月都会过去拿钱贴补到这里。”
朱家迎与这些孩子没有血缘关系,但与孩子们的感情一点也不比亲生孩子少。“我将这些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他们也把我当作妈妈。在没人安排、没人指点的情况下,他们都不自觉地叫我‘妈妈\’。最早进园的孩子有的已20多岁了,逢年过节会到家里去看我,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候,我精神上感到无比满足。”朱家迎说。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8日讯(通讯员顾国盛)17日,新泰市谷里镇60余名机关人员到泰安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训练中,参训学员以游戏、团队协作、分组竞争等活动形式,开展了极限挑战及团队协作能...
新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