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芜地 今成“后花园” 宁阳县吴村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富了农民,美了日子

大众日报 2020-08-17 09:58 大字

□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报道图①:十年前,吴村村民在干农活。 图②:如今,圣地农庄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生态游成了新名片。□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桑 蕊 赵峰

位于宁阳县东北部的吴村,一座农业庄园藏卧于此。因离城较近,每逢周末,不少人从城市喧嚣中赶来采摘游玩。在他们看来,农庄就是一片世外桃源。

然而10年前,这儿还是另一番光景。因地处采煤塌陷区,吴村的老百姓种地难,浇一畦地往往花上百十块钱。许多村民纷纷进城打工,田地多半荒芜。

改变从李万海当选吴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开始。李万海生性倔强,人送外号“格楞”书记。在李万海的带动下,吴村东坡的土地流转,2012年建起圣地农庄。农庄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分红。

“我现在不仅有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还能到农庄打工,这样算下来,一年能多挣2万元。”村民吴海航高兴地说。

接下来几年,农庄发展一路顺利,2014年实现营收320万元。2015年,村里选派了一批人到农场锻炼,李万海则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村集体事务管理上。然而,接下来几年农庄发展徘徊不前,最严重时甚至到了亏损边缘。李万海决定接管农庄,并立下“军令状”:“农庄要是不赚钱,我直接请辞村支书。”

农庄所有管理员直接下沉到一线,带头干农活。李万海腰里别着大喇叭,谁要是不听话,拿起喇叭就嚷他。下农庄4个月,李万海就穿坏了七八双平底鞋,体重足足减了30斤。吴村的老百姓有难处,都知道跑到田间地头找书记。

干农庄是个技术活,不能使蛮劲儿。为了种胖姜,农庄邀请专家到地头,不光指导,还帮销售。地里种了65亩姜,预计年产80万斤,收入二三百万元没问题。现在农庄大搞有机菜,雇了中国农艺专家作指导,施肥用的是农家肥,灭虫用的是蚊虫灯。

农庄发展重新走上快车道,光大棚就有240个,预计今年销售收入超过650万元。农庄种出的西红柿已是家喻户晓,一根藤上能结十斤果,一个棚能产出三万斤,老百姓能吃出老味道,小贩出门就喊这是吴村圣地果。

农庄经营越来越好,吴村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现在,吴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最幸福,他们每人每月能领到村里发的200元“零花钱”。今年该村又投资200万元,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今后70岁以上老人一天可以在这儿免费吃两餐。“农庄地头上最新鲜的、最好吃的东西,都要让老人们尝一尝。”李万海说。目前,该中心已经装修完毕。

受益的不仅是老人。吴村村民1460口,农庄每月为他们发蔬菜,逢年过节还额外送。

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村容村貌也有大改观。“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过上这样的生活。”村民李淑菊说,几年前,村里环境差,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如今,她住上了新楼房,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如今,农庄发展又有了新定位,生态游成了新名片。每月一个大项目,每周一个小活动,恐龙展、风筝节、风车节、灯光节等十余个主题展轮番上演,农场就像大公园,成了城市“后花园”。

新闻推荐

泗店镇罗河厂村旅游扶贫 小农场托起致富梦

本报8月13日讯(通讯员曹芬)近日,在泗店镇罗河厂村乐呵农场苹果园内,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红润的苹果挂满枝头,煞是喜人。苹果...

宁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