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断头路”、连村路、产业路,泰安市将 幸福路修到村民家门口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建/文
实习生 王启明/图
一条平坦路,串起村与村;一条平坦路,盘活城镇与乡村;一条平坦路,带动乡村产业新发展。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步伐,牵头组织实施农村道路“三通”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交通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泰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打通乡村“断头路”
村民出行不再难
近日,记者来到宁阳县磁窑镇中李村时看到,平整的道路铺到村民家门前。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历史,实现了“抬脚走上水泥路,家门口前能坐车”的梦想。
“从今年5月初到现在,我们对村内道路进行重新规划,新铺、整修道路3.5万平方米,主干道全部铺成沥青路面,小街巷铺成水泥路面,村民出行不再难。”中李村党支部书记李丛顺说,路修好了,各家各户都自觉维护道路卫生,排水沟、绿化带以及路面上只要有垃圾,村民都会主动打扫,营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
平整的道路通到家门口,村民的生活也发生着变化。与中李村相隔不远的李家院村,曾经只有一条道路通达到村内,这是进出村庄的唯一一条道路,也是一条“断头路”。
“当时,村民进村后再出村,只能从原路返回。由于整个村子交通闭塞,连走街串巷卖豆腐的商贩到村里卖货时,一斤豆腐都得加价五毛钱。”李家院村的一位村民说,如今,新的道路修好了,村道连着县道,四通八达。
宁阳县磁窑镇镇长侯妍妍介绍:“磁窑镇紧抓‘四好农村路’以及农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设契机,首先打通‘断头路’、连村路、产业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目前,一条80余公里长的沥青路将全镇的26个乡村串联起来,形成乡村路网架构,确保外联快捷、内联顺畅、互联互通。
把道路建设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山区开发、城市建设相结合,带动一方产业发展。宁阳县磁窑镇茂义村借助便捷的交通条件,让千亩黑果花楸种植示范基地的发展后劲儿十足。据了解,依托示范基地,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定收益,还能在基地打工挣工资,实现了双收益。借助道路通达的优势条件,该村又发展起了黑果花楸饮品酿造工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通道,农村道路通畅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近日,记者走进新泰市羊流镇官路村,“昌盛街”“兴隆街”“青年大街”等一条条干净、平整的沥青路映入眼帘。道路的提档升级,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为官路村产业升级提供了基础条件。
“我们村有起重机制造、链条制造等30余家企业,同时也发展了蘑菇养殖基地。这些产业的升级,离不开这一条条好走的路。”官路村村委会副主任吴传训说道。
泰安市294个行政村
已完成“三通”工程建设任务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市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服务中心主任孟超介绍,自2018年开展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以来,泰安市每年列支1亿元,三年共投入3亿元的财政资金作为保障,通过实施路网提档升级、自然村庄通达、路面状况改善和运输服务提升“四大工程”,计划到2020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300公里。去年,泰安市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051公里,超额完成山东省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今年,泰安市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482.6公里,占年度目标的48.26%。
同时,泰安市将农村道路“三通”工程列入2019年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每年列支1.5亿元,累计4.5亿元用于“三通”工程,计划用2年到3年的时间,基本实现“村村通、巷巷通、户户通”。今年,争取推动1000个行政村达到“三通”建设标准。截至7月中旬,全市76个乡镇、637个行政村已启动实施“三通”工程,其中,294个行政村已完成农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设任务。
新闻推荐
本报7月15日讯(通讯员王华龙)近日,宁阳县双招双引纺织服装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宣誓会议在八仙桥街道召开。工作队把党支部...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