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凤仙山环山路全长24.6公里,串起山区村庄15个,解放土地3万亩,宁阳东庄—— 立下愚公志 劈山筑通途

泰安日报 2017-07-26 09:19 大字

□记者 毕凤玲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对于山区乡镇村庄来说,修路显得尤为重要,实施起来却十分困难。

“有的路段要削高5米多,有的则要回填近20米。绝大多处地方,没有三四次放炮下不来,你都能看到路旁山体上间隔10公分排列着的一个个炮眼。”初见宁阳县东庄镇人大主席、凤仙山环山路建设副指挥张洪兵,他用一串数字向记者阐释“劈山开路”一词为何意。

作为宁阳县的东大门,东庄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头54座,五岭(谷堆岭、官庄岭、银铺岭、陈村岭、韩庄岭)一山(凤仙山)贯穿全镇,是典型的山区丘陵乡镇。

夏日炎炎,天气闷热。记者随张洪兵一同行走在环山路,从石门村到东谷堆村,从西头到东端,这条路像一条黄色彩带缠绕在绿色的大山腰间,“我们总算赶在雨季来临前,全面完成了路基建设,现在宁阳县公路局已进场施工,硬化工程正逐步展开,建成通车指日可待。”

凤仙山环山路全长24.6公里,路基宽10米,硬化路面宽6米,涉及东庄镇南部山区15个村。“原先山上有条羊肠小道,断断续续,坑洼不平,群众进山都困难,更别说护林防火、植树造林了。”张洪兵介绍,针对这种情况,镇村干部多次徒步在凤仙山上实地勘察,达成“打通环山路,让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共识,立下愚公志,劈山开路促发展。

近半年来,张洪兵天天盯靠在工地上,头戴草帽,脚蹬运动鞋,脖子上挂条毛巾,提个大水壶,长期风吹日晒,皮肤变得黝黑,加之他对工程质量要求严格,因而有了“黑脸包公”的绰号。“我这不算啥,我们党委书记、镇长,还有很多村干部,原来都是白白净净的,现在都比我还黑。再说只要修好了路,我们黑点儿又算什么。”他说。

镇村党员干部、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逐村、逐路段、逐地点进行划线、定桩、开路。为克服资金困难,老庄子村支部书记徐中志还以个人名义,找了两位机关干部做担保,贷款10万元用于道路施工。“路是为我们自己修的,只要修好路,就能把这片2600多亩的山地利用起来,百姓致富更有希望了。”他说。

本着“路基建设一日不完工,人员车辆一日不下山”的坚定信念,镇村两级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攻坚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出动挖掘机50余辆,运挖土方31万余方,放炮石方7.8万方,并于6月底全面完成凤仙山环山路路基工程建设。

交通兴,百业兴。凤仙山环山路建设,解放了南部山区3万亩土地,沿线15个村开始驶入发展“快车道”。

“今年,我们按照1000元/亩的价格,流转凤仙山脚下的村民土地200多亩,改花生、地瓜等传统作物种植为苹果栽植,全村苹果基地规模达到2300多亩,成为名副其实的果品特色专业村。”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闫清营介绍。

“南葛村的大桃、王家庄的苹果、老庄子村的红杏、石门村的黄金蜜梨,顺着环山路从东往西,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这就为发展生态休闲体验游创造了条件。”张洪兵说。

作为省级生态文明村,石门村因天蓝地绿水清而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依托生态招牌与道路畅通,村里乡村旅游发展即将迎来黄金期,打造民宿经济已成为该村优先发展之路。

而在南葛村,由滨州一佛学大师筹资300万元对该村岱云庙、皂角树等历史古迹及抗战无名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资源的修缮保护工程已经动工。村支书毕玉华说:“道路一通,唤醒了‘沉睡\’的资源,村庄发展又多了一张新名片。”

“作为东庄镇党委、政府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我们既要建好环山路,更要用好环山路,做好规划、完善配套、加强引导,使其真正成为林果产业集聚带、生态旅游景观带与山区群众的致富奔康路。”东庄镇党委书记刘玉华表示。

新闻推荐

蒋集镇 拆建同步惠及百姓

本报7月13日讯(通讯员高凤)自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开展以来,蒋集镇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突出特色、强力推进、拆建同步的工作思路,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据了解,该镇将拆违与美丽乡村建设...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