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峪猕猴桃、小津口茶叶、亓家滩艾条……泰山区“乡村振兴”展画卷 现代特色农业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齐鲁晚报 2020-09-29 04:57 大字

本报泰安9月28日讯(记者薛瑞通讯员黄丽娟)“今年举办了猕猴桃采摘节后游客更多了,一到周末,采摘园里人不断。”刚刚过去的周末,泰山区北部山区大河峪村村民赵玉翠一上午都在园子里招呼游客不得闲,忙着给客人找采摘桶、过称、装箱、收钱。

“一头午卖了小二百斤吧,大概能挣一千多元。”临近中午,赵玉翠趁人少理了理手机上微信、支付宝的进账,丰收的喜悦让她笑得合不拢嘴。赵玉翠明显感觉,今年从8月底当地猕猴桃采摘节开幕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比去年更多一筹。

目前,当地北部山区在发展猕猴桃特色种植产业的路上,逐渐形成以亓家滩村和大河峪村为中心,辐射周边10多个村庄的猕猴桃主产地。当地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的,除了猕猴桃,还有小津口村的茶叶、亓家滩村的艾条、白马石村的石榴……一幅用产业体系建设描绘的“乡村振兴”画卷在泰山脚下徐徐展开,扮靓“乡村振兴”风景。

走进泰山区省庄镇刘家庄村,起伏的山丘上一片片茶园生机勃勃,翠绿诱人。据了解,该区打响了“国山圣水·茶礼天下”品牌,泰山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确定为国家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全区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6个,三品一标认证个数达到102个。与此同时,当地还培植了泰山净舍、上高庄园等农业休闲点100多个。

此外,泰山区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总投资26亿元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一基地、两板块、多亮点”规划布局,围绕泰山茶和生态奶业两大主导产业,建设完成了9大项目,创新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据统计,去年产业园产值达到51.6亿元,园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

目前,泰山区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村集体、农民双增收的大跨越,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年集体收入3万以上,年集体收入100万以上的50个村,贫困户、贫困村全部摘帽,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余元。

新闻推荐

本报邀您晒出“国安家圆”合影

本报泰安9月23日讯(记者金文茜)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恰巧在同一天,与往年有些不同,满街飘扬的国旗和满街飘香的月饼,象...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