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泰安市水环境质量指数列全省第一,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 打好碧水保卫战 绘就生态新画卷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近年来,泰安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安全达标为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考核导向,开展全链条水污染防治,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有力保障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经东平湖输水34.8亿立方米。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上半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指数在全省列第一位,全市3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优良水体比例为100%。
强化组织结构
坚持系统治理
为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泰安市积极强化组织机构建设,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12个专业委员会,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营造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十三五”期间,市里先后印发了《泰安市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等系列方案,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任务,形成合力治污的良好局面。
生态修复治理要进行“一盘棋”统筹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列入国家第二批试点,先后规划建设27个水环境类治污项目,83个子项目,总投资113亿元,规划建设湿地面积630公顷。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73.83亿元,已完工子项目41个,新增湿地面积约515.9公顷,新建污水收集管网43公里,非开挖清淤、修复、利用污水管网274公里。同时,在6座污水处理厂下游规划建设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已建设完成2处,进一步净化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有效做到与地表水环境质量衔接。
加强污染防治
实施全链条治污
在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中,泰安市强化污染防治,实施全链条污染治理。强化工业企业源头治理,先后关停取缔或升级改造“散乱污”企业6809家;70家重点涉水企业和16家污水处理厂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均安装在线自动监测监控设施全天候监控,出现超标及时调查处理。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在全市已建16座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新规划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增加21.5万吨,同时对4座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试点,率先将外排水质COD、氨氮、总磷等指标提升至地表水Ⅳ类标准。实施乡村生态振兴,强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完成601个村庄,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实施农村污水综合治理,已完成1116个村庄,占全市的33.7%;先后关闭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646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6.64%,污水处理利用率91.5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4.27%。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蓄滞湖库,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保护东平湖水环境至关重要。为此,泰安市组织开展了多次东平湖综合整治,先后关闭搬迁小地瓜淀粉加工户607家、拆除抽砂船只1500余艘、砂场码头120个、餐饮船只21艘,关停环湖山石开采企业81家。开展东平湖“退渔还湖”行动,清理网箱网围养殖水面12.6万亩,成功打造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个无人工渔业养殖的湖区。在84公里的湖岸线可视范围内,开展“规范整治沿湖船只”“清理菹草等漂浮物”等9个攻坚行动,清理菹草及水面漂浮物17.9万吨、各类废弃“僵尸”船只1500多艘等。2020年上半年,东平湖水质COD、氨氮、氟化物、总磷、总氮指标浓度分别为16.9mg/L、0.13mg/L、0.81mg/L、0.038mg/L、0.97mg/L,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达到历史较高水平。
破解突出水环境问题
建立长效监管体系
泰安市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环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东平湖水质不稳定达标指标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泰山水系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全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工作等,进一步梳理、诊断、解决全市突出水环境问题。围绕“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找准问题症结,拿出解决方案,筑牢全市水污染防治基础。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长效监管体系。泰安市针对不稳定达标断面,综合采取通报、限批、约谈、追责等手段,同时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倒逼各县(市、区)实施全过程水污染防治。建立地表水环境质量“双指数”考核工作协调机制,紧盯重点涉水企业、污水处理厂、地表水河流断面在线监测数据,一旦出现超标,立即启动应急,快速调查处理。
新闻推荐
◇孙继广·1·爬泰山。爬泰山。爬泰山。我们终于爬上了泰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开阔的不但是...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