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药品“瘦身”旨在精准惠民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国家医保局日前正式公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等药品,及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不得纳入《药品目录》。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据澎湃新闻)
由于涉及患者的切身利益,该《办法》自今年4月公开征求意见开始就广受关注。《办法》如今正式发布,将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等排除在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之外,并明确原则上《药品目录》不再新增OTC药品等。尽管民众对相关内容已有所了解,但医保药品“瘦身”力度之大仍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近年来,医保药品在扩大保障范围、提升保障水平等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药品以量换价谈判,以纳入医保目录为谈判条件,许多过去价格昂贵的药品经大幅度降价后,被纳入《药品目录》,其中多种进口抗癌药也被首次纳入,让患者不再“望药兴叹”。这一进一出,两者形成鲜明对照,这表明医疗保障正在朝着“精准惠民”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也重申了医保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保障了患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但医保基金的钱袋空间有限、数目珍贵,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这个钱袋,又是生病用药百姓的多半个家底儿,是医保制度可持续运行的根本动力,里面的每一分钱都理应花在刀刃上,每一点福祉都应该滴灌在正在求医问药的百姓身上。完善医保目录的“请出”机制,就是通过提高全民药方的准入门槛,从而给医保基金的支出和参保人的药品负担减压,将更多的资金和稀缺资源集中在治病救人这件大事上。
医保药品“瘦身”是为了让真正有看病用药需要的百姓能够更广泛地享有医保。《办法》已经明确,医保药品目录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定期“清理门户”,优化药品结构,才能不断提升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益,让整个医保制度的大厦更加牢固。
话语天下
新闻推荐
本报8月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徐文莉)7日,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袭燕率领工作组来泰安市调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