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才发展需求 提升人才服务品质 我区打造产才融合发展新高地

泰安日报 2020-07-24 07:58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任飞 刘轶)高新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焦产业人才融合发展需求,着力构建“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氛围”“三优”宜居宜业人才发展新生态,在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全程帮”服务品牌,为各类人才在高新区创新创业提供优越舒适的环境。

推出人才政策服务清单。实施“一张清单、一算知晓”人才政策清单制度,汇总整理各级人才创新创业方面相关政策,按照人才在高新区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政策需求,将人才政策划分为“人才创业、人才引进、人才创新、人才激励、人才载体、人才安居”等六大类政策摘要,将政策支持范围、人选条件、政策标准、资金来源、兑现方式等进行汇总摘要,10项省级政策、43项市级政策、60项区级政策以表格形式全部列明,确保各类人才按图索骥即可测算享受哪些人才政策,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做到人才项目落地与人才政策同步落实。

开展人才服务首问负责。健立专门服务队伍,完善“一窗一线两深入”服务模式,开展“1234”服务工程。每名服务专员联系10名专家、20家骨干企业、30家重点科技企业,为人才开展“政策咨询全程服务、工程项目全程代办、需求供给全程对接、底数结构全程掌握”四项全程服务。做到人才进区第一时间上门对接,实现了“人才吹哨、专员报到”。今年以来人才服务窗口累计受理业务600余件,满意率100%。

实现项目申报数据跑腿。建立“人才智慧服务平台”,打造集“人才项目申报”、“高层次人才数据库”、“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数据库”等各类人才信息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手段,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目前平台已导入数据5534条,注册企业200余家。实现了市、区两级高学历人才补贴网上申报,企业登录“泰安高新区人才服务平台”,实现材料提交网上办、审核审批不见面,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实现人才服务“一次也不跑”的目标,给企业人才带来极大便利。

实施人才梯次培育计划。设立“望岳·高新人才计划”,以纳入“双招双引”考核的国家、省市各类人才工程政策框架、标准范围为参考,建立区级人才工程评价体系,同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人才评选体系有效衔接,确保把高新区辖区内各系统、各行业、各领域优秀人才选拔储备起来,形成自下而上梯次培育遴选结构,打造高新区人才“后备军”和“储备库”。今年举办了首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储备创新创业大赛人选40名,其中30个创业项目均为有明确意向在高新区落地项目。

建立人才安居全程保障体系。建立了“1+2+3+N”安居政策体系,以人才安居工程实施意见为统领,通过“货币补贴”+“实物配置”模式,依托免租公寓、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三个配套办法和十多项管理标准、流程,构筑了“建、购、租、补”四位一体人才安居体系。41套免租金专家公寓累计入住专家160余人次,高学历人才补贴累计惠及836人。解决了人才招引首要考虑的安居问题,走在了全市前列。

新闻推荐

民生事务科窗口 民生事务 为民服务

民生事务科共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负责办理70余项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该科按照“民...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