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全力解决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 等了13年,48户居民终于拿到产权证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本报记者 姜言明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马鑫
“13年办不下产权证,孩子上学都是问题。市、区成立‘7·9’专班,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拿到证心安了,卡在心里的那道锁解开了。”家住岱岳区粥店街道开元小区的米女士说,2007年为孩子结婚购买了该小区新房,没想到却被通知,由于手续不全周边48户无法办证。如今,米女士和其他47户邻居一起拿到了产权证。
变化源于泰安市成立“7·9”专班,全力解决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7·9”专班利用近8个月时间,通过市区共治、上下联动,实行容缺办理、专班会审、证缴分离,从项目土地、规划、验收、税费征缴、办证等环节,打破常规,简化流程,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告捷,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能否解决好群众办证问题,事关能否解开困扰民心的“死疙瘩”。泰安市把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第一号问题”,实行容错免责机制,为依法行政、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领导干部担责撑腰。
泰安市委书记崔洪刚多次强调,要把为群众办证放在重要位置,加快为民办证进度,让群众得到实惠。
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在第四次领导小组办公会上强调,要把“为群众办证”作为首要任务,提出“两单三表”工作推进法,高效抓好整治分项工作落实,确保群众办证“想办能办、申请即办”。
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进入攻坚突破长效推进阶段,“7·9”工作专班全力以赴,盯紧为群众办证这个关键,创新实行容缺办理、集中会审、证缴分离,实施“分项提速”“创新办证”“违建清理”“税费征缴”四个专项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绝不、两个不用”,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推动专项整治提质提速。
目前专项行动效果渐显,市区分项整治工作基本完成,需要规划核实核测、土地定价等分项整治工作全部完成。坚持“决不能让不法商人得利”的工作原则,56个问题项目移交至依法办案组,约谈开发建设单位138人次。集中清理查处问题项目中违法建设、占用消防通道、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已拆除违法建设137户2530平方米,对33个问题项目、821户违建情况予以曝光,对未清理的个人不予登记。对拒不拆除的违建业主,依法立案查处、强制拆除。
泰安市“7·9”工作专班认真总结,加强顶层设计,建设“两项制度”,搭建“两个平台”,健全完善房地产市场领域监管的长效机制。记者从泰安市“7·9”专班综合协调组了解到,专班在加快专项整治的同时,超前谋划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两制度、两平台”建设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各类遗留问题的发生。
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肖培庆介绍,房地产开发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平台以房地产类信息为基础,对审批、备案、缴费、验收等进行多维度数据统计,对相关数据进行监督、分析和管理,单个项目设置单独台账页,精细化统计监督每个流程和环节。平台基于泰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省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市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一体化平台等12个系统对接,通过划分四个审批阶段,梳理阶段“一张表单”,实施并联办理等方式,不断提高审批效率。
泰安市房地产市场监测监管平台以房地产开发项目流程监测为主线,利用泰安市政务共享交换平台及政务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土地、规划等部门的数据,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监管预警信息的溯源机制。“平台建成后,将贯通泰安市相关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房地产领域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以及全市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测监管。”泰安市大数据中心数据应用与安全科副科长纪江涛表示。
伴随全市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346个848万平方米问题项目得以整治,7万余户家庭将陆续办理个人不动产证,专项整治成果正在逐步显现。
“管得好更要利长远,市‘7·9’专班将积极推进\‘两制度、两平台’建设,把握加强土地、规划、建设、销售、登记五个关键环节,加强房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监测,实现专项整治成果效益最大化。”泰安市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涛说。
新闻推荐
■“爱心妈妈”送温暖。通讯员供图本报7月2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董文一)近日,市妇联组织“爱心妈妈”到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