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裸奔”的个人信息

泰安日报 2020-04-07 10:15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2毛钱一张,十万张以上有优惠。”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商家出售疫情期间人们打卡或发在社交平台上的戴口罩照片,还明目张胆地宣称“手里有几十万张”。(北京日报)

这一张张照片虽然有口罩遮面,但在日新月异的人脸识别技术之下,一双眼睛也足够成为解码个人身份的线索。不良商家以此谋利已然构成侵权。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些照片是如何泄露的?如果不法分子利用“爬虫”技术、平台漏洞,仅在疫情期间就能收集到这么多照片,那么平时岂不是能盗取更多全脸图片和个人信息?

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既获得了技术进步的红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近年来,个人信息的内涵与范围均不断延伸。与姓名、职业、通讯记录、家庭住址等传统信息相较,如今,个人上网痕迹、位置轨迹等数据日益重要,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特征信息应用日益广泛,相关信息保护的工作难度逐渐加大。

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人们的担忧主要在于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过程中的不透明与不确定性。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基于此,解答好个人信息保护这道难题,需要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以安全为导向、以场景为基础,划定安全风险边界,是治理的基石;严厉打击非法利用或售卖个人信息的行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净化数据产业生态,才能让信息更有价值。致力于为行业营造良好环境、让公众安心共享信息,我们的数字产业就会行稳致远,前景更加可期。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强化监管,对违法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借助市场的力量,探索建立安全市场的第三方制衡机制;运用技术手段,为隐私保护架起坚实屏障……政府、市场和技术协同发力,才能构筑个人信息安全的立体防护网。

新闻推荐

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新体制 部门正职平均年龄降低近10岁

□本报记者姜言明曹儒峰本报通讯员程妍妍“作为泰安市2020年度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之一,泰安市立医院按照三级甲等...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