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铸铁骨,百战炼英雄。“泰安杨氏铠甲”主要传承人杨大成为古老技艺赋予新生命, 妙手打造古代“防弹衣”,向大家讲述 关于铠甲的那些事儿

泰安日报 2019-12-24 08:25 大字

打理身披铠甲试穿佩戴调试弓箭穿甲片雕刻打磨制作甲片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隋翔/图 董文一/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国古代武韵雄姿的军戎铠甲既是时代文化的典型符号,也是现代人研究各个时代历史文化的突破口,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杨大成是泰山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泰安杨氏铠甲”的主要传承人。杨大成自幼便喜爱传统技艺与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对中国古代铠甲颇感兴趣。经多方考证与诸多实验操作,成功复制了多套中国古铠甲。

据杨大成介绍,传统文化中有敬奉铠甲兵器等习俗,以展示为国效忠、敬奉祖先和威武不屈的精神。中国古代制甲工匠称为“函人”(出自《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因为有需求,所以“函人”数量不在少数。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快节奏的生活已使得人们无暇静心细细研究铠甲文化,更无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从事此项工作。

“从研究设计到动手制作完成一件铠甲,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有的长达1年之久,制作成本高,技术性强,费时费力。而学习这项手艺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还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这门手艺濒临失传。”杨大成告诉记者,他现在制作的部分铠甲完全没有使用现代高科技材料及工具,而是纯手工打造的。

在杨大成看来,不同时代的铠甲有不同的形制、材料,且制作方法也不相同,是一个朝代的典型文化符号。比如,秦朝将军皮甲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牛皮、麻绳和铁钉,造型简单古朴;而唐代的明光铠由铜、铁、牛皮、布等制作而成,外附铁甲片及铜兽配件有30多种,制作过程包括裁剪、皮艺、编织、钣金、翻砂铸造、锻铜、錾刻、打磨、镀金等十几道工序。一套铠甲包括护胸、腰封、腕套等,重约70斤,既可做历史研究也可做文化展示。

谈到对制作铠甲技艺的传承发扬,杨大成希望将每一个朝代的铠甲制作成套,并建立一个古代军戎服饰的展览和研学基地,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让这些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新闻推荐

为肿瘤病困家庭送温暖

□记者曹儒峰通讯员李功友李平报道本报泰安讯12月11日上午,泰安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张宗玉会同龙佑医...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