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 御道渔鼓
本报11月26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于冰冰)在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民间流传着一种说唱,表演者左侧怀抱着一类似竹筒的乐器,并手持两块木板做成的器具,右手有节奏地敲打着竹筒下侧的中心,两块木板也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加之表演者精彩的说唱,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这就是俗称的“渔鼓说唱”。又因夏张镇自古就有“九省御道”之称,因此,百姓又称其为“御道渔鼓”。
唐朝贞观年代就有张果老渔鼓说书劝善,后来道士丘处机用渔鼓、简板作为伴奏乐器,广布道,教化人们做好事,做善事,渔鼓一度活跃在山东各地。而民间说唱,则形成了南口、北口、东口三大支脉,曾、柴、张、杨四大流派。柴派流传在泰安的西部和南部,柴派传承人朱四年、吕承叶、武加山、武明成在大官腔的基础上,将泰西方言、小调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强烈的反响。
御道渔鼓传承人之一的任见水是夏张镇夏南村人,汉族,出生于1949年3月,自13岁就拜泰安地区享有盛名的渔鼓表演艺术家武明成先生为师。在武先生的培育下,不断学习,并在泰西派的基础上,把本派渔鼓唱得婉转含蓄,吐字清晰,同时,行腔坐韵好、鼓板节奏好、身法表演好。用泰安方言说白口,故事情节也讲得明白。经过不断的探索,任见水共学会了大小剧目几十套,有《响马传》《包公案》《金鞭记》《反西唐》《回杯记》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逗笑的小段。
任见水从艺50多年,在日常演出中勤学好问,吸收了不少其他曲艺唱腔的优点,并把长、短篇小说中的不健康和迷信的部分去掉,换上了健康文明的台词,不仅笑料依然十足,而且更具有教育意义。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任见水为传承好这门传统表演技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致力于曲艺艺术的开拓创新,让自己的唱腔更有穿透力。他的表演声情并茂,诙谐幽默,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曾在2015年五地市曲艺小品联谊赛中荣获二等奖;在2015年岱岳区首届曲艺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新闻推荐
山东岱岳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4月,2006年3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自2019年8月列入山东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单...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