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高新区一中校长江刚: 文化立校育桃李 仁智课程写华章

泰安日报 2019-08-15 07:25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崔倩

每天6时多争取第一个到达学校,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走上一遍,与保安聊天了解前一晚的情况,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超过12小时,江刚作为泰安高新区一中校长的每一天,这些工作早已形成常态,融入生活中。深耕教育事业23载,江刚总结起来就是因为热爱而俯身,学生点滴的成长也会让他由衷骄傲,并且作为动力继续投身于教学管理技能的提高。

8月5日,虽然学生们还在假期当中,江刚依然像工作日时一样早早来到学校。“有些工作依然需要在学校处理。”来到泰安高新区一中整整一个学年,江刚眼中的学校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提振4个年级2600余名学生和教职工向上的精神状态,江刚提出了文化立校,积极打造仁智文化的办学特色和理念,以创造仁智环境,培养仁智少年,鼓励仁智教师,开设仁智课程,树立仁智德育,创建仁智班级和鼓励仁智家庭为目标,立德树人,质量强校。文化办校方面,江刚还特别重视细节方面的打造,努力建设标志文化、园地文化、楼层文化、墙壁文化、道路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让校园的每一面墙会说话,把内涵丰富的古诗辞句、富有指导性的文明用语布满学校的各个角落。2018年,来到泰安高新区一中后,江刚还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推动社团课程精品化。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共创立学生社团48个,学科竞赛社团33个。扎实开展传统文化类社团,新组建团体操社团,精心打造国防教育社团、快乐泥塑社团等特色社团。学校设立剪纸社团,组建“仁智”剧场,强化太极社团和团体操社团的训练力度,充分显示泰安高新区一中的办学水平和特色。

数学教师出身,经历过小学、初中不同学段工作的江刚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坚持与热爱。“初为人师时带的第一届学生让我印象深刻,也是对我影响很深的人。”回忆教学生涯,自己带的第一届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也只比自己小两岁,江刚与学生们建立了弥足珍贵的兄弟姐妹般的师生情谊,也坚定了自己要努力成为一名负责任的教育者的目标。

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学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江刚经过不断的开拓创新,在教学管理上总结出一套针对学校的适应性管理办法。树立创新活动促德育,强化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泰安高新区一中充分利用各种节日活动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深受教育。重视教师的教学传承工作,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泰安高新区一中新教师分配较多。学校确立制度予以保障,制定培养计划,定期召开教研活动学习交流。由于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积极好学,发展进步很快。

在江刚的带领下,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坚持质量强校。教师采取集体备课,学校领导及时督查指导,每学期进行常规教学检查不少于四次,并及时总结反馈。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上,建立监督机制,严格上课规范,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坚持双管齐下,抓好校园建设。学校坚持培养基础扎实、习惯优良、发展全面、特长突出、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栋梁之才,“仁智”特色教育体系硕果累累。泰安高新区一中先后荣获“全国十三五课题先进实验校”“全国中小学优秀网校”“山东省地震科普知识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运动项目学校”“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第60家百所优秀中小学‘阅读与写作基地’”“泰安市规范化学校”“泰安市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泰安市第三批心理特色学校”“泰安市首届市级文明校园”“泰安市文明单位”“泰安市绿色校园”“泰安市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学校”等荣誉。

“春风化雨勤润物,桃李芬芳香满园。”作为对事业追求的最好注解,江刚表示,还将一如既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廉洁自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持之以恒的工作干劲与广大师生一起同心同德,让泰安高新区一中在育人方面继续谱写美丽华章。

新闻推荐

泰安市产业经济发展工作小组 召开第8次会议

本报8月13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董文一)今天上午,市产业经济发展工作小组召开第8次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展宝卫,副市长...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