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六十八年前的三件事 献给母校120周年华诞

泰安日报 2019-08-08 07:47 大字

今年,是我的母校泰安一中建校120周年。喜见《泰安日报》登载了泰安一中校史馆征集资料及征文的启示,我非常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让我回想起,发生在1951年至1953年间,我在泰安一中初中七级三班求学时的3件事。

第一件事 回家的路上

那个时候上学,学生都是从家里背煎饼,我每个星期六的下午都要回家背煎饼。1951年12月1日(农历11月初三),我下午回家拿煎饼,当时正逢隆冬季节,北风刺骨的凉,天又下起鹅毛大雪。我的脚上穿着一双很旧的破棉鞋,当从学校走到章家庄(现在的迎春社区)时,两只棉鞋的帮和底一不留意几乎全部分离了(鞋底掉了),简直无法行走。我急中生智,蹲下身,拨开路边的积雪,用干枯的野草拧成草绳,把鞋底与鞋帮绑在一起,继续往前走。可是由于草绳和路面之间产生摩擦,没走几步草绳就断了。这里距我家东苑庄还有大约6公里,路还得往前走,这下可怎么办呢?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苏联青年英雄卓娅的形象,她赤脚走在雪地上,仍然坚持与德国士兵作顽强斗争,我想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卓娅的精神鼓舞着我。我鼓足勇气,赤着双脚继续前行。当双脚踏在冰冷的雪地上时,就像铁刷子刷过一样,走得越慢痛的就越厉害,两只脚简直不敢在雪地上停顿,只好一路小跑。我猛然发现路边是大片的麦苗地,我迫不及待地试着奔向麦田,脚踏在麦苗上就如同踩在棉花上一样,感觉又软又暖,比走在路面上的感觉舒服多了。就这样,我沿着路边的麦田,奔向回家的方向。傍晚时分,我终于回到温暖的家里,母亲看到我当时的样子,眼眶里流下心疼的泪水。

第二件事 特殊颜色的棉裤

因为家里穷,我上初中一年级时,冬天穿的棉裤是用家庭手工纺织的家织布(粗布,下同)作的面料。家庭手工纺织的家织布是素色(接近白色),直接用来做棉裤面料不合适。当时又没有钱买颜料,母亲想出一个两全的办法。把用来作棉裤面料的家织布,拿到村子外面的池塘边,用紫黑色的泥浆掺上石榴叶,做成自制染料把家织布放进去,染出来的棉裤面料黑里透着紫、紫里透着红、红里透着灰,颜色看起来极不顺眼。尽管颜色看起来有些特殊,但比起素色来看着舒服多了。所以,每当我穿着“特殊”棉裤上学的时候,总有点不好意思见同学。

第三件事 有趣的土盐

那个时候,盐是稀缺品,能够吃到咸菜是一种奢望,从家里背的煎饼,都是玉米面里掺上糠和土盐做成的,尽管有淡淡的咸味,仍然不好下咽。人离不开盐,我的母亲从村子西南洼盐碱地里,挖来盐碱土,用清水反复冲洗、过滤,把过滤后的盐碱水晒干,便晒出了土盐。

六十八年弹指一挥间,六十八年沧海变桑田。这三件事很平常,但是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激励我前行。我初中毕业后升入临沂师范,因学习成绩优秀,被学校保送到山东省速成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我当上了中学教师。现在是一个教师之家,家里有6人从事教师职业,我经常给孩子们讲这几件事,让孩子们从中受教育,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为人民多作贡献。

今天我以征文的方式,把这三件事献给母校120周年华诞,就是想让新的一代人知道,我们这代人求学的艰辛,激励他们不要忘记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要辜负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勇于克服一切困难、跨过一个个险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奔跑。

祝母校百年桃李满园!

愿母校昂首阔步再迎新的春天!

泰安一中校庆办供稿

□张洪道

新闻推荐

岱岳区住房公积金管理部 严防骗提套取公积金行为

本报8月6日讯(通讯员李鸿睿)今年以来,泰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岱岳区管理部对每一笔提取业务都严格审核,严防骗提套取住房公积金...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