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人杰通地灵 名山雄魂两相映 致敬!用扁担挑起泰山的人

泰安日报 2019-02-21 08:31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隆德 李庆林

一直以来,泰山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被无数文人墨客所称颂,在这背后,有一群挑山的汉子用铁肩默默付出,他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精神不断启发和感动着人们。如今,泰山“挑山工”以浑厚的泰山文化为背景,以“勇攀高峰,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为灵魂,逐渐成为了“国之魂魄,民之肝胆”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专门运送垃圾和货物索道的开通,泰山挑山工群体不如曾经那么庞大,目前泰山挑山工还有58人。但他们依然如同扎根在这山上的青松一般,用硬实的肩膀和那根长长的扁担,挑起了泰山上的物资供给,也挑起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

自泰山有较大规模人类活动以来,挑山工就如影随形。除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山上任何一座古建的一砖一瓦,都是挑山工用肩膀挑上去的,近代鼎盛时期,泰山挑山工人数曾达400余人。冯骥才先生4次登泰山,最受触动的就是“挑山工”精神,他1981年创作完成的散文《挑山工》,先后被编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累计使2亿学子受到砥砺。随着现代化运输工具的快速发展,“挑山工”这一具有区域特点的行业正在削弱,但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这个群体仍不可或缺。20日,记者登上泰山,来到挑山工中间,记录他们的故事。

赵平江 只要担子上了肩,就不能停下来

“挑着担子走在盘山道,下雨了怎么办?游人可以找地方避雨,而挑山工必须把货物遮盖好,继续前行。”赵平江是一支挑夫队的队长,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扁担,干这一行已经超过36年。“挑山工是泰山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他说,泰山挑山工是泰山文化的传承者,是泰山历史的见证者,挑山工大都是周边县市区的贫困农民。他们冬天着薄衣、夏天赤着背,用长长的扁担挑着货,已经成了泰山上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上山游客和工作人员吃的、喝的、住的、用的,维修庙宇、建设宾馆的材料以及通信站的设备,都是他们用肩挑上去的,因此,挑山工为泰山建设和旅游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000年前后,泰山上的建设迎来一阵高潮,当时挑山工一度达到了三四百人,大家要往山上运砂石、盘道石和一些大型设备,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搬运2.4吨锅炉的任务,一两百名挑山工,有牵拉的,有手抬的,有肩挑的,还有很多替补的,大家齐心协力将它运上了山。”赵江平说,十八盘上下和沿线商铺的商品都靠挑山工挑,中天门到南天门这一险峻路段最忙碌,也最常看到挑山工的身影。“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只要担子上了肩膀,挑山工就要把货物交到货主手中,使命必达。”在赵平江看来,淳朴、厚道、勤恳、务实是泰山挑山工的写照,敢担重担、知难而进、不畏艰辛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加法 26年肩挑重担走过15万公里山路,“人比钢铁硬”

“我每天从中天门到南天门,来回走20公里山路,一年就要走6000公里,26年来我已经挑着近200万斤的担子,走了超过15万公里的路程,十八盘上的每一块石阶都留下了无数个脚印。”现年52岁的李加法已经在泰山上做了26年挑山工,由于身体素质好,每次他能肩挑上百斤重物登上南天门。“卡车和拖拉机都是钢铁之躯,但一台拖拉机要拉我肩扛过的货,恐怕撑不过3年,一台卡车跑我走过的历程,恐怕轮胎已经换了不下10条。这足以证明‘人比钢铁硬’。”用李加法的话说,干这份工作必须吃苦耐劳,挑起担子、迈上盘道,便没有回头路。

1993年,工厂效益不佳,长清人李加法面临失业,经亲友介绍,26岁的李加法第一次登上泰山,自此开始了与泰山的不解之缘。“我记得特别清楚,上班第一天是月末最后一天,我从中天门到南天门来回3趟,每趟100斤,收入19.6元,第二天就领到了工资。”李加法说,自己刚成为挑山工时,泰山正在大规模建设,为了鼓励大家来回多挑几趟,专门出了一个奖励政策:挑砂石到南天门的前两趟每趟5.8元,第三趟8元。李加法凭借强壮的身体每次都把第三趟的8元收入囊中。就这样,26年如一日,李加法每天按时把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未出现一次失误,也没有缺斤短两的情况发生。

“从前大家伙都觉得挑担子的不如夹着包的体面,但日子长了,我们脚踏实地地干活,收入也不断上涨,现在一年可以挣五六万块钱,有时一天能挣到300多元,而且农忙时还能回家帮忙,日子过得累点但心安。”李加法说,外界对待挑山工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己从之前的“脏累险”,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不少家长还带着孩子专程前来体验。“劳动最光荣,脚踏实地、永不懈怠,一定能有所收获。”李加法说,身为一名挑山工,他很自豪。

王荣泉 不图别的,希望给孩子做个榜样

皮肤黝黑、略微驼背是王荣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48岁的王荣泉是一名有着31年挑山经验的“资深”挑山工。

从中天门到南天门,沿途几千个台阶,游人空手爬山都气喘吁吁,挑山工的艰辛可想而知。但王荣泉并不感到辛劳和枯燥,在他看来,这是一份很“自由”的工作,不仅能养家糊口,还可以在农忙时回家干活。“每天看着泰山的美景一步一步攀登至顶,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每天和泰山为伴,让我感到很亲切。”王荣泉觉得,他之所以能够31年如一日从事这份工作,除了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挑山工坚忍不拔的精神支撑着他。

“从中天门到南天门来回要四五个小时,现在年纪大了,一天走两趟,担100斤左右的货物。夏天气温30℃以上,走一会儿,毛巾就能拧出水来,一天得喝七八斤水。下了雨,雨衣要盖货物,必须保证货物完好地送到目的地。”王荣泉说话声音不重,但很有力量。据了解,即便冬天,山上气温-20℃,挑山工上山也不敢穿得太厚,只能把棉衣放在挑子上,等上山交货后再穿,不然出汗后非常容易感冒。

谈到现在大家都在学习泰山“挑山工”精神,王荣泉撂下一句:“不图别的,希望自己能给家里孩子做个榜样,希望孩子不管以后做什么工作,都能学会这种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干一行专一行。”

新闻推荐

紧抓校园安全不放松 全面解决大班额问题 副市长赵德健调研春季开学情况时指出

(上接01版)泰安空间战略规划作为省级层面的战略一并制定规划。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2018年2月,泰安市起草上报的《泰...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