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生态宜居城盛开“民生花”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柳萍 秦承娇
编者按: 近年来,泰安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以人民幸福为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地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生态账”“长远账”中算出了稳赚不赔的“民生账”,努力打造现代化、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名城。日前,由最泰安全媒体记者采写的反映这一典型经验的稿件《泰安:生态宜居城盛开“民生花”》在新华社2019年第4期《瞭望》新闻周刊重点刊发,文章近3000字,分为“把家‘搬’进公园里”“把城市当风景建设”“让宜居成为城市名片”三部分内容。今天,本报对文章进行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这是一座文化旅游之城,一座生态宜居之城,更是一座幸福魅力之城。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近年,泰安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以人民幸福为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地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生态账”“长远账”中算出了稳赚不赔的“民生账”,努力打造现代化、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名城。如今,泰安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人民更幸福,正加快驶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是泰安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只有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到脑子里,落实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并永葆后劲不衰。”泰安市委书记崔洪刚的话铿锵有力。
把家“搬”进公园里
去年“十一”,泰安市足球联赛首场比赛开赛。随着崔洪刚将球开出,泰安最大的健身公园——生态绿地健身活动公园正式启用。这个公园占地192亩,市场估价近10亿元,曾是众多开发商觊觎多时的黄金地块。
一面是巨额的土地估值,一面是3000万元的建设成本及持续不断的管理维护投入,泰安坚定选择了后者。
2017年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时,泰安市委、市政府充分尊重民意民需,最终决定将最好的土地资源留给群众。”市规划局副局长陈京国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民生、生态账”和“经济账”摆在天平两端,求取最大公约数。
随着城市发展,高铁新区逐渐从郊区变成“黄金新城”。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泰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按照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启动了一系列生态治理和建设工程,新建多处景区公园和绿地等基础设施,在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全力打造山水宜居新城,大力实施“绿满泰安”行动,真正让群众把家“搬”进了公园里。
在城区用地越来越紧张的现状下,泰安市高位规划,在建成区规划14处综合公园、6处专类公园、8条沿河带状绿地,努力使绿色成为泰安最鲜明的底色;规划14处体育休闲基地、5条自行车健身绿道、4条滨水健身步道、3条登山健身步道,为市民游憩、休闲、健身提供平台。经过建设,至2017年底,泰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04%,绿地率39.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78平方米,“绿意”成为市民俯首可拾的“公共品”。
把城市当风景建设
徂汶景区湿地公园,一群群水鸟不时飞掠而过,迂回环绕的河流与芦苇丛生的景观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近年,泰安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一块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向人们展示着泰安坚守一方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家园的动人故事。
2013年,泰安市明确提出“生态立市”战略,以此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建设生态宜居泰安。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辛上邪提起杜甫的诗作,人们最熟悉的一首恐怕是写东岳泰山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