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丽被岁月偏爱,有些古老被岁月铭记,埠东岭扬水站 一段藏在岁月深处的记忆

泰安日报 2019-01-09 09:07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巢晶/文 王文正/图

冬日,寒风吹荡着牟汶河岸边的芦苇丛,片片灰白摇曳着,似羽毛般轻柔又坚韧,这里有一段因灌溉成就的往事记忆。岱岳区范镇埠东岭扬水站就是这段记忆的载体,其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近日被确认为岱岳区不可移动文物。

透过光影之隙,视线远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扬水站。当年,这个用小推车“推”出的奇迹,结束了埠东岭“靠天吃饭”的窘境,让1.5万亩贫瘠土地变成高产稳产的大寨田。

提起那段历史,68岁的郑士平内心依然很激动,双手抚摸着扬水站侧壁上斑驳的石块,无数回忆涌上心头,仿佛万人“大作战”的场景就在昨天。1975年10月12日,中共泰安县委在范镇公社埠东岭农田基本建设的战场,向全公社群众发出号召:向埠东岭宣战、进军,大干一冬天,誓叫埠东岭旧貌换新颜!

“号召一发出,整个公社都沸腾了,大家干劲十足。因为有了扬水站,就意味着我们的农田能旱涝保收。”郑士平说,全公社人都明白,扬水站的建设,对埠东岭的意义非同一般。

范镇郑寨子村北部的埠东岭属于丘陵地区,严重缺水,遇到干旱年份,粮食减产甚至绝产都不是罕见事。“不下雨,麦子就长不起来,只长20公分,看着是整穗,其实里边什么都没有。我们这里常说一句话,‘半亩地,收一筐’,这个一筐也就三五十斤。”73岁的赵维胜回忆说,因为缺少灌溉设施,埠东岭多年来粮食低产。建设埠东岭扬水站,就是希望大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通过建设农田灌溉扬水站,来确保埠东岭高产稳产。

政策一定,说干就干。不久,埠东岭扬水站建设拉开了帷幕。扬水站选在牟汶河旁,借着河流地势高的自然条件,从地下挖出一条管道,将水向西引去。不远处,大家挖出了一方前池,水初期便蓄在这里,这也是整个扬水站工程的最低点。前池的一边是机房,这是扬水站的“发动机”,通过机房发电,水就顺着压力管道向上流去。

五组压力管道牢牢地固定在石块上,向斜上方扬起。铁制的材料,经过40多年的风吹雨打,面貌仍然清晰可见,也没有明显破损。顺着旁边狭窄的台阶,记者爬上了扬水站的最高点,整个埠东岭尽收眼底。仔细观察扬水站各组成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水池。“水引上来后,从这里沿着拱渡槽向北流去,前边分成两个干渠,一个短一些,借助的是旧扬水站的渠道。另一段绕着向西了,便于整个埠东岭的灌溉。哪块地需要浇水,堵住其他的方向就能精准灌溉。”郑寨子村党支部副书记赵维顺说。

如此精致的工程,反映了那个年代人民群众的大智慧。然而这么宏伟的工程,岂是一朝一夕或者机械化作业就能完成的?说到这里,同样参加过建设的亓培华向记者讲述了曾经的岁月。“那时候我们都年轻啊,20来岁,正好是有力气的时候。我们每天早起,用独轮小推车到‘南山’推石头。一块大石头1000多斤,推一趟就得半天。”亓培华说,为了节省时间,匠人就驻扎在工地上。石头推到工地后,匠人在一旁及时打磨修整,把大石头分解成齐整的小石块,随整随用。

郑士平还记得,推石头的途中要过一条河,河中只有用木凳和木板搭起来的临时桥。“石头沉啊,桥又窄,赶上冬天穿的又多,推起车子来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可能车子和石头就都翻到河里了。石头这么沉,捞上来是不可能了,只能把车子拉上来,再回去重新推。”回想起那段岁月,郑士平感慨万分。

“在工地上建设的人一般就在那里吃饭了,我们推石头的则在车把上挂两个煎饼,饿了就吃一口,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赵维胜也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他说,经过匠人修整的小石块,要想运上高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力气大的干重活儿,力气小的也要参与。当时还在上小学的郑寨子村党支部书记亓会峰说,那会儿年纪虽小,可是建设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由于年龄小,大人就分给我们一些千把斤重的大石头,让我们砸成小石子,做渡槽的时候用。”

那时的埠东岭略显萧条,扬水站的建设,让这里充满了勃勃生机。为了保护全公社的劳动成果,也为了方便随时加入建设,公社人晚上甚至就在田地里搭起一个个简陋的窝棚用来休息。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历时一年多,24米高、2600多米长的埠东岭扬水站于1976年建成。“这是范镇公社群众用双手创造出的农业奇迹。剪彩那天,那个场面能用‘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来形容。后来还有外省的人来学习建设经验,这个工程在当时是很先进的了。”亓会峰说。

扬水站用上之后,埠东岭再也没有闹过旱灾。头一年,田地里的小麦就呈现出“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景象,滚滚麦浪,荡出范镇公社人的幸福。亓培华说,半亩地的麦子,收成至少增加了十几倍。

后来随着采砂,牟汶河河床逐渐变低,水难以向下流,扬水站不再使用了。“现在正在新建一处扬水站,设施都在地下,技术十分先进。不过这个承载了众人力量的埠东岭扬水站,不应被忘记。”带着这样的考虑,亓会峰向岱岳区提出申请,希望对埠东岭扬水站进行保护。岱岳区文物局工作人员经过走访了解,认为扬水站工程庞大,现状保护较好,建筑风貌独特,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建筑,具有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所以决定将埠东岭扬水站确认为不可移动文物。

看着老一辈人的汗水被记载,亓会峰高兴地笑了。对于埠东岭扬水站,对于郑寨子村,他还有自己的长远规划。“把扬水站保护起来,今后可以作为教育基地,为后代讲述历史。我们还计划利用周边绿化、牟汶河水资源环境、胜利渠渠首等优势,发展花木观赏、瓜果采摘、水上乐园、儿童乐园、农家美食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基地,建设田园综合体,使郑寨子村的土地、河滩、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形成优势特色旅游产业带。”

暖暖的阳光洒在牟汶河上,一群白鹭热闹地嬉戏着,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丝丝温暖。

如今,埠东岭扬水站和附近的胜利渠渠首已经不再发挥作用了,可是他们如智慧的老者一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也必将被历史铭记,成为永久的传奇。

埠东岭扬水站——一段藏在岁月深处的奇迹

新闻推荐

岱岳区“四个强化” 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落实

本报1月7日讯(通讯员寇俊友)近日,岱岳区全面部署当前工作任务,全力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实。强化责任落实。全面落实好水利...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