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档案守护者王树凛 为民守档留住城市足迹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陶园园
窗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窗内,纸香弥漫,宁静淡然。在东岳大街和校场街交叉路口东北方向的市城建档案馆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繁华,用双手守护着城市发展的足迹,承载着城市建设的变迁,他们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更是城市建设的护航者。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从青春到不惑,在这片城建档案的沃野里,有一个人已默默耕耘了22年,他用心诠释着城建档案人对人生最朴实无华的追求。他,就是泰安市城建档案馆业务指导科科长王树凛。
“这项工作决定了
我们就是一群默默无闻的人”
众所周知,档案部门是清水衙门,无权无钱,档案工作没有台前的风光,更多是幕后的辛苦。1996年,从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的王树凛正式踏入了城建档案馆的大门。档案工作繁琐、复杂,加上当时馆里一穷二白,条件很差,一起进来的几名大学生都陆续离开了,最后只剩下王树凛。他的理由只有一个,“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工作”。
从晨曦微露到繁星满天,王树凛把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城建档案的学习中;从骄阳似火到冰天雪地,他认真执著的工作身影遍布全市各大施工现场。王树凛说,要想把档案工作做好,就必须甘于平凡、无私奉献。
在城建档案馆,泰城绝大多数的建筑物,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楼房,甚至是每一条城市管线,都能在这里找到,标高、位置、走向一目了然。“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提高整体的档案意识和扩大档案征收,王树凛大力主张开展培训。大多数的培训,他都是亲自上阵。目前,已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和档案质量。
“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
也从未忘记守护档案的初心”
对一座档案馆来说,档案存储量才是真正的压舱石。在每一位城建档案人心中,城建档案馆近年来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其中,馆藏率的大幅度提升成为了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1998年前,我国实行城建档案保证金制度。但纯粹地运用经济手段制约,效果慢慢开始减弱。在王树凛的印象里,1997年,整个档案馆只进了100余卷档案。从1998年开始,国家取消了档案保证金收费制度,推行“两书一证”。
面对各种压力和阻力,王树凛建议,“两书一证”一定要推行。此后的两年时间里,王树凛在档案馆领导的带领下,一次次讲解,一级级协调。从不予理会到大力支持,这段路艰辛又漫长,但王树凛却一直没有放弃。最终,城建档案归集管理纳入到了整个建设程序之中,使泰安市区内的工程档案进馆率达到100%。
为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档案馆藏,充实“家底”,2011年,按照市城建档案馆的发展方案,王树凛负责起草了《泰安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解决了泰山区、岱岳区、泰山景区等城建档案的管理盲区,将泰城范围内的城建档案统一负责、管理。此外,王树凛大力组织开展城建档案执法以及档案催交工作,避免了大量城建档案的流失。至此,整个城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开始有法可依、依法归档。
目前,市城建档案馆每年接收、审核、指导档案至少2万卷。这些档案,记录着泰安城建发展的历程,也留下了城建档案人鲜活的足迹。
“这里面有我割舍不了的感情,
也有一份放不下的责任”
也许只有热爱到骨子里,才能做到对待每一项工作始终保持执著而又认真。
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王树凛发现,泰城小区的地下管线档案无人管理。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城市“生命线”。“虽然不是主干道地下管线,但事关民生,必须有人负责。”王树凛说,这些地下管线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城市混乱,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面对小区里这些被忽视和遗忘的地下管线,王树凛心中焦急而又担忧。那段时间,在城建档案馆主要领导的支持下,他积极与市住建局、省住建厅等单位对接,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后,新的规定出台了,所有新建小区的城建档案必须与地下管线档案一并上交,填补了泰安市地下管线档案的空白。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近年来,泰安市城建档案馆业务指导工作一跃成为全省的城建档案规范化管理标杆单位,多次被评为省市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王树凛也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档案系统和建设系统先进个人,并因为表现优秀,成功入选全省城建档案专家库。
初心不改执著梦,玉汝于成岁月间。未来,王树凛依然坚持将一颗初心全部沉浸在城建档案的发展中,在坚守中探索,在奉献中耕耘,将历史的重任担在肩上,与这座快速崛起的城市共同律动,一起成长。
新闻推荐
本报7月23日讯(通讯员张秀峰)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城和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全院中...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