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挑山工精神挑起未来

泰安日报 2018-04-19 10:34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程帅

据最泰安全媒体报道,从4月初开始,从中天门登山的游客就会在盘道上看到这样一支队伍,用肩扛扁担挑的方式将重达数吨的电缆运送到岱顶。这些人力运输的电缆将用于岱顶Ⅱ线电力线路建设。在本次工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运输,因为无法使用机械,全部要依靠300余工人组成的“挑山工”队伍。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小学课本中,冯骥才的《挑山工》让人印象深刻,这篇文章里,我们读到了熟悉的泰山回马岭、五松亭,知道了挑山工“路线是折尺形的”。挑山工已成为泰安的一个文化符号。现在,挑山工已不多见,但挑山工那“负重前行,勇于担当”的精神依然影响着每一位泰安人。

实际上,挑山工精神,就是城市精神。今年,泰安成为2018央视春晚分会场,5分钟的“泰安时间”,让泰安闻名全国,春节期间,旅游人数比同期增加近两成。不久前,泰安市市县两级283个项目的集中开工,吹响了2018年全市项目建设的响亮号角。需知,无论是旅游的发展还是大项目建设,需要“负重前行,勇于担当”的精神。在时代的大发展过程中,时代的建设者也许无暇欣赏“造化钟神秀”的沿途风景,却可以在登顶后铸就“一览众山小”的博大胸怀。

城市的普通劳动者就是新时代的“挑山工”,身处这个跌宕起伏、充满创新与变革的时代,无论你在田间还是在工厂,也无论你是创业者还是就业者,无论你在政府机关为民服务,还是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自己岗位上的“挑山工”。正是因为“负重前行,勇于担当”的挑山工精神,才有一个个发展奇迹。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但有了“挑山工”的勇气、魄力和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负重前行,勇于担当”,必然会穿越重重盘道,挑起城市发展未来。

新闻推荐

张汶宁 倾听民声 服务民生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刘红川文/图从初入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新人成长为受话组五组组长,仔细聆听、认真记录、耐心沟通,成为了张汶宁与市民交流的法宝。作为组长,张汶宁每天要接听几十个热线电话,高峰期...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