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套村坐落在长清东南部泰山脚下的一个半山腰上,与泰安接壤,三面环山,是名副其实的山村。可就这样一个藏在山洼洼里的村庄竟然在十余年的时间捧回了四块沉甸甸的国家级金
全国绿化千佳村
时间回到1996年2月,在“全国绿化千强”会上,马套村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务院领导颁奖,捧回了“全国绿化千佳村”匾牌。父老乡亲们抚摸着这块从“京城”捧回来的奖牌,那高兴劲像捧着一块金疙瘩。
乡亲们的兴奋可以理解,过去这里的确太偏僻了:三面环山,只有一条部队修建的柏油路与外相连。然而,就是在这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雨下地皮湿,吃饭靠老天的环境下,为涵养水源,填饱肚子,马套人开山修路、凿石填土、植树造林、修建塘坝,拉开了治山治水、荒山披绿的战役。拿上窝窝头,推上小推车,带上镐头镢锨,老一辈马套人年年奋战在光秃秃的山场上挥镐扬石,肩挑人抬小车推,镐头、镢锨不知毁了多少个,柳条筐不知坏了多少个,十几年的奋斗,硬是让山场披上了绿装。那时候马套人就懂得吃山养山的道理,5000多亩山场全部绿化。到1995年,人均绿化树达到300
棵,果树110棵。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随着乡村旅游的异军突起,山清水秀的马套村怎甘落后?
2015年,马套村成立将军山旅游度假合作社,采取资源整合“支部引领,村社合一加股东”的方式,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证。马套村的乡村旅游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游客们可以在这吃农家饭菜、住农家院、购土特产品、登齐长城、赏田园风景、采农家果蔬、体验农事乐趣。现在,节假日要想在这里住上一宿,还要提前预订呢。
如今,一座座水库、塘坝像一面面耀眼的明镜,映照着蓝天白云和群山峻岭;一座座农家小楼辉映在山腰,窗明几净;改厕改厨,煤改电,建沼气池,村民家里都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宽宽的水泥路,干净的街道,那金黄的银杏树从村头排至村中;村民们生活在这幅宁静祥和的山水之中,饭后健健身、跳跳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金字招牌也随之而来。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016年12月,马套村又获得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这一金字招牌。
这块牌子奖励的是马套人在避灾避险方面的坚持。马套村坚持通过广泛宣传、培训、演练自救等提高村民预防、避险避灾、自救等意识。村里专门成立民兵减灾抗灾小分队和志愿服务队,每年2次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检验提高他们应急准备、灾情处理和信息发布等业务能力。此外,马套村在旅游场所和危险地段设置警示牌、导向牌,建起宣传减灾文化长廊,成立了8人组成的保安巡逻队,制定了《马套村居家安全管理制度》《减灾工作制度》《用电安全和施工安全制度》等,有效地避免了灾害事故发生。
全国文明村
一个村庄文明不文明,看老人生活就可见一斑。
在马套村,60岁以上的老人随时可到卫生室免费查体;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到幸福院锻炼身体、免费就餐;马套村在全区第一个成立了马套村“幸福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年轻人出去创业打工无后顾之忧。
近年来,马套村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从软件到硬件、村容村貌、社会风气到村民道德风尚和素质都得到有效提升。村里“四德榜”上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晒出了村民的幸福感,传递着文明新风尚。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玩有去处、困有所帮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知礼节”的背后是“仓廪实”。去年马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70万元,人均收入2.6万元。正因为这样,马套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今年11月份,马套村在“全国文明村镇”评比中,榜上有名,是长清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本报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 孟祥江隋继泉李斌)
新闻推荐
□记者曹儒峰通讯员姜琳冯莹本报泰安讯今年以来,泰山农商银行着力加强会计精细化管理,通过控制经营成本,减少非生息资产,严控费用支出,努力压降成本、收入比;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