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旬老太突然疑心重 总怀疑家中东西被偷 被诊断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 老年人发病率高

泰安日报 2017-10-10 10:39 大字

本报10月9日讯(记者 张伟)原本和蔼可亲的老太突然变得疑神疑鬼,总怀疑儿女偷家里的东西,甚至怀疑邻居说她坏话,并且好忘事,原来是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

泰安市精神病医院专家曹长水提醒,一旦发现老人出现不被人理解的言语行为(如哭闹无常、情感脆弱),或出现明显的性格改变,一定要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以免老人病情加重。

老太性格大变

整天疑神疑鬼

自从退休后,吴老太就尽情享受晚年生活,不仅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还加入了社区文明志愿者队伍。不过,从去年年底开始,家人发现吴老太变化有点大。一是爱发脾气,原来性格和蔼的她,变得动不动就发脾气;二是疑心重,每次儿女去看望她,她总觉得儿女要偷家里的东西,甚至经常怀疑邻居说她坏话;三是好忘事,即便是刚吃过饭,没过几分钟,她就忘记吃饭这件事。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家庭和睦,更让吴老太在社区有些“格格不入”。

今年5月初,在小女儿的劝说下,吴老太来到泰安市精神病医院就诊。医院医生通过脑CT检查发现吴老太出现了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脑萎缩,结合吴老太的临床症状,确诊吴老太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一种常见老年精神疾病)。据介绍,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减缓器质性改变程度,吴老太的病情有了一定缓解。

器质性精神障碍发病率高

常见于老年人

泰安市精神病医院专家曹长水表示,所谓器质性精神障碍是基于可证实的大脑疾病、脑损伤或其他躯体损害为病因而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脑部出现明确病理改变引起,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瘤等因素,常发病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

据介绍,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易出现性格明显改变,尤其容易出现不被他人理解的言行举止;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以下记忆障碍和意识障碍,所谓记忆障碍是指患者有健忘症状,如不能回想起某些事实,无法回忆起最近发生的事情;所谓意识障碍是指患者注意力涣散,出现错觉或幻觉甚至妄想等。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础脑器质性改并不是不可逆的,因此必须及时治疗,延缓病变进程。”曹长水表示,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要通过脑CT或磁共振来检查脑器质性改变程度,并根据改变程度制定治疗方案,一方面积极治疗原发病,另一方面采用特定精神药物稳定病情,最终病情得以缓解,改善老人生活质量、方便子女照料。

新闻推荐

“爱心井”出水 小学生心里乐开花

本报10月9日讯(记者巢晶)近日,岱岳区道朗镇鲁能泰安希望小学“爱心井”揭牌仪式举行。泰安市手拉手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和爱心出资人赵国强,为这所希望小学打了一口106米深的井,结束了学校多年来没有吃水...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