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多年的时间记录济南一座村庄的城镇化进程教科书一般的纪实摄影作品

济南日报 2021-02-28 11:32 大字

《毛家工业园》内摄影作品

□本报记者赵晓林

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花费了作者10多年心血,浓缩了一座城市的原生村庄城镇化进程——《毛家工业园》。

著名摄影师宁舟浩从2010年至今,利用业余时间,记录了济南市黄河北岸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叫做毛家村的小村庄城镇化进程。本书同名图片报道不仅让宁舟浩获得了国内诸多重要纪实摄影奖项,还收获了整个村庄的信任和友谊。

毛家村隶属于大桥街道,位于市郊黄河北岸,是一个人口不足500的普通小村。最近十多年,毛家村人在不到800亩的土地上建了100多座家具工厂,如今村民对外更愿意称这里是毛家工业园。宁舟浩以这个距离市中心不到12公里的普通小村作为切入点,以严密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事无巨细地观察和描述了当下无数正在消失的村庄所发生的共同现象:由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从农业生产到工业生产的巨大转变,传统文化和习俗不断被削弱甚至崩塌,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波折、动荡、欲望和梦想。

本书的图片拍摄方式不局限于对现实的记录,而是力图突破对主题、内容、细节、情节的表述,运用图片的隐喻性和视觉评价性,更进一步建立起对现实的诠释和转译。知名社会学家张清津为本书作序,把毛家村放在国家和时代的维度进行了解读。著名摄影家、图片编辑孙京涛指导了拍摄并亲自操刀编辑,实现了叙事和视觉的完美交织。整书最终产生一种隐喻:此时的毛家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充满了生机。

毛家村民将完成村子历史上第一次由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换,毛家村世代相传的土地将成为新城区的一部分。作者也将此作为一个长期项目,继续关注村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状态。

孙京涛评价:《毛家工业园》是教科书一般的纪实摄影作品。不少人都在纠结“纪实摄影”的定义,甚至引经据典批驳纪实摄影的真实性是一种建构的幻觉。岂不知罗兰·巴特兄早就曰过,你只有把一个词汇原来的“所指”掏空了,才能借壳填进去全新的隐喻。对摄影家而言,只有把“纪实摄影”的本意(假如有的话)甩在一边,才能赋予它全新的含义:一方面,可以展示自我的观点和态度;另一方面,可以不断突破纪实摄影的成规,拓展其疆域,使之面貌一新。

著名摄影理论家、图片编辑、《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在推荐语中写道:跨越近十年,两度登上《南方周末》的摄影作品并不多见。无它,每一个巨大的变革的背后,一定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重构。我能感觉舟浩在努力从现实和精神的两个维度去揭示这个村庄的嬗变。这种嬗变也不再是一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可以去定论的。其实这意味着,不能再用以前拍摄农民的方式去拍摄农民了,因为这个群体本身已经不一样了。你的影像语言必须要与你的拍摄对象保持同步,而你的思想至少要比你的眼睛走得更远一点。

宁舟浩,1975年4月出生于山东肥城。纪实摄影师,艺术硕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佳能中国大篷车”讲师。作品多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传播、影响较为广泛。国内最早报道农民工城市生存状态、京剧演员当前生存状态和城市社会化养老问题的摄影师。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获奖者;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项目获得者;两次担任国家艺术基金纪实摄影人才培养计划导师,两次获得“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奖,两次入选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两次获得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出版有《京剧守望者》《毛家村时间》等书。以“毛家工业园”为题材的纪实摄影作品已经为宁舟浩赢得了2014年“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纪录类典藏大奖、2015年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摄影类二等奖、2015年“乡土中国”全国摄影大赛典藏作品、2016年“今镜头”全国摄影大赛大奖等众多国内摄影赛事的荣誉。

新闻推荐

突出重点 攻坚克难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泰安两级法院主动作为,围绕服务“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执行质...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