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粮食生产“十统一”,激发农业生产新动能,肥城 汶阳田里奏响丰收交响乐
本报6月9日讯(通讯员 刘龙)近年来,肥城市创新推行粮食生产“十统一”模式,建立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激发了农业生产新动能,擦亮了“汶阳田”农业品牌。2019年,全市种植小麦43.2万亩,其中30万亩开展了粮食生产“十统一”服务,平均亩产498.6公斤,同比增加11.8公斤,服务区内小麦最高亩产达到了725.2公斤,增产效果显著。
培强“一个主体”
夯实工作基础
近年来,肥城市牢固树立“抓农业必须抓大户”理念,坚持把培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干部包保、龙头带动作用,出台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重点发展50亩以上种植大户,打破土地界限,进行大片地统一作业,推广应用农业种植新技术,提高“种、管、收”等过程的作业效率,扩大产业化规模。全市50亩、500亩以上种粮大户分别达到1008个、31个,土地流转面积38.6万亩,流转率达到4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
培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体量较小的开展联合作业服务,指导体量较大的向企业化转型升级,提高组织化程度、专业化水平。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117家。
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以下的村流转土地,市财政予以奖补;镇街区引进农业项目,按到位资金的3倍计入年度招商引资考核。全面推行“农担融资、保险托底”金融支农模式,省农担公司累计担保户数297户、金额1.6亿元。认真开展国家小麦全成本保险试点工作,对50亩以上种植大户个人承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进行全额补贴。
搭建“一个平台”
构建服务网络
肥城加快“一十百”服务平台建设,即建立1个市级为农服务中心、14个镇级服务站、100个村级服务点,科学合理布局,覆盖辐射全域,在农民生产需求与市场服务资源之间架起连通桥梁。
肥城市农业农村局与供销社共同在安驾庄镇建设汶阳田农高区为农服务中心,具备了便民服务大厅、新型农民培训、农资直供、农机保姆式服务、农机共享租赁、政策性农业保险办理、农田物联网监控、全市粮食生产“十统一”耕种防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监管功能,统领全市粮食生产“十统一”工作。
在14个镇街区建设或遴选一个服务能力强的组织作为镇级服务站,统一协调调配镇域内农机、农资等各类资源,承接好市级为农服务中心交办的任务,服从镇级政府管理,统领本镇街粮食生产“十统一”工作。同时,扶持群众信誉好、服务能力强、管理规范的农机合作社、粮食合作社或其他服务组织,成立了100个村级服务点。
坚持“一个思路”
打造示范样板
肥城选取粮食生产基础好、种植面积大的安驾庄镇、边院镇、汶阳镇、孙伯镇4个镇先行先试、重点推进,开展整建制粮食生产“十统一”全程服务试点。
在安驾庄镇打造2万亩核心示范区,集中展示粮食生产“十统一”各环节服务,实现“三节一省”(即节水、节肥、节药,省人工),小麦、玉米两季粮食作物亩均节本65元、增产16.5公斤,增收97.7元。创新秸秆还田方式,采用“先离田、后还田”的形式,在核心示范区投资245万元,建成自制生态有机肥料生产线,采用香肠式好氧堆肥生产技术,日综合利用秸秆600吨,有效降低了秸秆直接还田造成的病菌积累、病虫害易发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化学肥料投入、改善了土壤质量。
严把“一个标准”
提升服务能力
肥城确定“十统一”相关工作标准、服务标准,研究开发粮食生产“十统一”数字化监管系统,对“一十百”服务平台内农业机械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对服务关键环节,市镇村统筹部署,村级专人监管服务开展,服务情况经村级公示后逐级上报。
举办培训班,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人员开展无人机飞防等专题培训,提供技能认证,提升专业水平,年培训农机手、新型农民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2万人次。截至目前,全市统一供种面积达到32.5万亩、统一镇压30.6万亩、统一保险42.02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44万亩,实现全覆盖。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9日讯(通讯员敬玉玲)日前,肥城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防汛工作作为近期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养道...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