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警心,为民而生

泰安日报 2020-06-04 08:07 大字

图①路面执法检查。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隋翔 摄

图②对货车进行检查。 通讯员供图

图③整装待发。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隋翔 摄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红川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大队长刘明的手机里,装满了群众的来电和短信。自2017年至今,依托手机里源源不断的举报线索,刘明带领同事们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手机这边,是群众的信任与期待;手机那边,是警令如山,刻不容缓。随着一件件棘手“小事”的解决,警民关系更近了,道路更畅通有序了。

有困难,找警察——这是连小孩子也知道的道理。

它的背后,是信任,而信任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刘明,现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大队长。从警20多年来,他深知,群众信任,来之不易。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他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变为“民生热线”,认真倾听群众诉求,严查快处问题线索,用一部手机将警心与民意串在一起。

群众是警方宝贵的“眼睛”, 要认真对待每一条举报线索

1

5月24日正值周末,刘明打开手机微信浏览信息时,有新的微信朋友请求添加好友,这位新朋友的申请备注陈述是:要提供肥城市某地运输砂石车超载的线索。

5月25日中午,刘明的手机“滴”的一响,这是一条来自网络电话发送的短信,内容是泰城东部正有大货车超载运输。

在刘明的手机里,几乎每天都有来自群众提供的线索,或是一个电话,或是一条短信、微信。他说,提供线索的群众是有勇气、有正义感、有诉求的,他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条线索。

线索就是声音,仔细对待线索就是认真倾听声音。不论是在距离近的城区,还是距离远的县市区,对于线索进行甄别判断后,刘明会立刻前往或者安排民警前往。5月24日当晚,民警在肥城市查扣3辆“百吨王”;5月25日上午,刘明驾车直扑现场,在群众的大力帮助下,在崎岖山路中又查获3辆超载车。

刘明说,群众信息来源丰富,是警方宝贵的“眼睛”。接到线索后,倘若时间紧张无法当天赶赴现场,他会在第二天前往蹲守,就有可能发现违法车辆。“市公安局践行主动警务理念,正是缘于群众信任。很多时候,民警不用提前踩点调查,根据线索直达现场治理违法行为,民警和群众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他说。

群众是如何得知刘明手机号的?刘明笑着说,他的手机号20多年没有变过,由于职业的关系,他平时接触的人很多,时间长了,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虽然,他对自己的手机号持开放态度,但对于线索提供者的信息却是严格保密。“大部分线索提供人是陌生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对方的信息我一概不问,只询问与线索有关的内容。”他说。

群众为何愿意将线索反馈给刘明呢?刘明认为,是彼此建立的信任关系,让他源源不断地获得群众的线索支持。“从2017年组建交警机动大队开始,我收到的线索越来越多,各个县市区都有。群众向我提供线索,是对我的信任和肯定。我认真对待每一条举报线索,并将结果向群众反馈,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盼。时间一长,群众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提供线索的频次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了警民信任的良性循环。”他分析说。

在刘明看来,线索增多是件好事,说明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政府政策关注度越来越高,警民关系密切了,工作的后劲更足了。

心中有群众, 做事有根基,行动有力量

2

公正执法是民警最基本的履职要求。20多年的从警生涯,世事人情和公正执法的选择题多次摆在刘明面前,而他毫不动摇地选择了公正执法,堵住“人情漏洞”。

刘明说,前几年,由于亲朋屡屡“碰壁”,找他说情的人越来越少,自己的“朋友圈”越来越小,可没想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向他提供线索,虽然是“陌生人”,但与他成为了朋友。这个转变,让他重新思考审视警察这个职业。“警民一家亲,只要心中有群众,做事才有根基,行动才有力量。”刘明说。

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即便遇到交叉管理的难题,刘明也尽己所能,靠前一步、主动作为。

不久前,一位市民电话告知刘明,天平湖路附近工地施工,噪声扰民。当晚12时左右,刘明前往该工地。“在施工现场,有渣土车、泵车运行的声音、打混凝土的声音,噪声比较大。”刘明说。

由于对方没有相关的审批手续,刘明对施工车辆予以查扣,噪声扰民问题得到解决。但一周之后,他再次接到另一位市民的电话,反映此处工地夜间施工噪音扰民。“我直接联系了施工单位,就此问题与他们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该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我之后再也没有收到群众的举报线索。”刘明说。

创新方法狠抓重点违法, 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3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是群众向刘明提供线索的密集点。对于市公安局提出的“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少伤亡是硬道理,是最大的服务民生”的理念,刘明铭记在心。

为整治城市道路交通顽疾、痛点,他带领同事们反复研究和实践,不断丰富提炼相关技战法,思索建立长效机制,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渣土车交通违法行为,给群众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对此,刘明创新运用“互联网+”思维,与其他部门一起在泰城356辆渣土车上安装了三维电子眼,平台实时监控所有渣土车的道路行车轨迹,对疲劳驾驶的驾驶员实施远程语音喊话提醒,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时取证查处。

刘明介绍说,平台正式运行的第一个月,渣土车违法触发报警次数6万余起,第二个月下降至不足千起。“通过有效管控,渣土车违法触发报警次数降低,上路行驶越来越规矩,有力地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安全。目前,我们正着手将渣土车信息化治理的相关经验运用于商砼车,进一步提升治理质效。”他表示。

严查超载、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群众呼声很高。2020年,刘明主动提出利用市公安局异地用警优势,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分析违法根源,在各个县市区多次开展整治行动,有效弥补了管理空挡,消除了安全隐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明先后获得“泰安公安铁军卫士”“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模范人物”“山东省十佳交警”等荣誉称号,被市公安局聘为“泰山公安英才”。

在市公安局门口,“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熠熠生辉。20余年来,刘明无数次看到这五个大字,也在慢慢读懂这五个大字。

新闻推荐

新城街道善抓城市管理解民忧

本报讯(记者王聪聪通讯员张强强)近日,高新区世嘉铭园中行小区10户居民联名致信党工委、管委会,对高新区新城街道...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