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7000余人“在外肥城人才”智库 肥城做大人才“朋友圈”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张基瑞 王勇
肥城籍人才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事业上有成就、学术上有造诣、经济上有实力,有着强烈的家乡情结。如何发挥这部分人员的优势,助力家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渴求人才的基层党委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肥城市致力于“在外肥城人才”队伍建设,确定“成立1个机构、建立2种联系、搭建3个平台”的总体思路,送“家书”、叙“乡情”、践“家事”,千方百计打造人才回流“强磁场”,用真心真情,汇集起在外人才在项目、信息、资本、人脉、技术等方面助力家乡发展的强大合力。
2017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肥城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提出要建设一支“在外肥城人才”队伍,把“在外肥城人才”与党政干部、企业家、党支部书记、专业技术人才并称为肥城发展紧紧依靠的“五支队伍”。
同年5月,隶属市委统战部管理的“肥城市对外人才联络中心”成立,成为专门负责联系、联络、服务“在外肥城人才”的常设机构。
目前,当地已分行业、分区域建立了7000余人的“人才智库”(包含3名肥城籍院士),全面拓清了“在外肥城人才”底数。
亲戚不走不亲,为加强在外肥城人与家乡的联系,肥城市委统战部通过建立两种联系,增进感情交流。
一方面将对口联系与重点联系相结合,按照属地及业务对口原则,全市上下积极走出去,掀起了拜访老乡的热潮。
截至目前,全市市级领导干部先后到北京、广州、上海、重庆、山西等地拜访老乡及各类人才4000余人次,其中拜访了3名肥城籍院士,拜访区域涉及16个省30多个市。
另一方面将线上线下联系相结合。线上,借助互联网优势,在建立“世上桃源——我的家”在外肥城人才官方微信群的基础上,又建立“肥城人在北京”“肥城人在重庆”“肥城人在青岛”等36个区域性微信群。
线下,开展“知我肥城 爱我家乡”系列活动,通过举办产学研座谈会、家乡行等面对面交流,引导在外肥城人才常回家看看,及时了解家乡产业结构、投资环境、资源禀赋等,真正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
人才光联系还不行,还必须有支撑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为此,当地专门为“在外肥城人才”搭建起对外宣传平台、服务发展平台和商会建设平台。
为提升在外人才的向心力、凝聚力、归属感,肥城在市广播电视台专门开办《追梦他乡肥城人》访谈栏目,目前已播出36期,44名优秀在外肥城人才代表走进演播室。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宣传,来增强他们宣传推介家乡、自愿服务家乡的热情。”肥城市委统战部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肥城依托“在外肥城人才”建立集人才、技术、成果、团队、资金等为一体的服务发展平台。平台面对的是肥城所有的企业,背后是各级各类“在外肥城人才”,企业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由“在外肥城人才”认领解决。
为配合这一平台,肥城市委统战部开通了网上企业需求直报系统,市委组织部开办了“双创圆梦之家”。目前,已发布企业需求300余条,其中涉及35家企业的210余条问题已被解决,有26家企业与在外人才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其中,中科院院士于吉红、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圣玉等专家团队对瑞泰分子筛项目、瑞福锂业矿渣综合利用等问题正在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攻关,合作项目已在中试阶段。
在外人才用真心回报家乡,家乡则用诚心给予回馈。肥城通过与12345热线联动,积极帮助在外肥城人协调解决家乡亲人生活、就医、就业等各类问题480余次。
同时,肥城充分发挥工商联(总商会)作用,坚持“在外肥城人才”拜访到哪里,异地商会就建到哪里,目前已成立了北京肥城商会、济南泰安商会肥城分会、青岛泰安商会肥城分会等。
去年5月份,肥城市工商联选派高新区招商局2名干部到昆山山东商会挂职招商,其间,他们发现了大批外迁项目信息,为紧抓昆山区域企业外迁有利时机,肥城市委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决定每周由1名市委常委带队,市商务局和各镇街区派人盯靠,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9月1日-11月30日)的昆山区域集中对接招商活动。
其间,落地开工项目1个,已签约项目3个,意向签约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226.3亿元。昆山集中招商活动虽告一段落,但借助异地商会开展挂职招商、精准招商进入常态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经“在外肥城人才”介绍或直接投资大项目57个,到位资金23亿元,涵盖工业、农业、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一大批80后肥城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返乡发展,全市90家优秀“双创”企业代表中,返乡的80后56人,占比63%。去年1-9月份,全市90家“双创”企业就上缴税金近8亿元,先后吸纳就业近万人。
新闻推荐
□记者刘涛通讯员李胜男报道本报肥城讯1月下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肥城市疾控中心迅速启动PCR实...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