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连片发展文旅农深度融合 泰安市岱岳区:怡然自得九女峰,文旅融合阔步行

大众日报 2019-09-30 09:55 大字

△氧心八楼□徐晓华

9月5日晚,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参加此次颁奖仪式的候选人中,有一位深受游客喜爱的“老朋友”——泰安岱岳艺术团团长葛业森。今年72岁的葛业森退休不褪色,17年坚持传唱“汶河大鼓”,送戏下乡1760多场次,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葛来乐”。

葛老为游客熟知,还要归功于“九女峰片区”越搞越红火的乡村游。在北张村游客中心旁,有一处专门为游客展示“汶河大鼓”而搭建的“老葛戏台”。岱岳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人士表示,老葛是岱岳区传承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为保护和传承这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旅局特别搭设了这座戏台,乡村旅游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快受到游客认同,老葛戏台声名远播。

泰山西麓这片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的群山,九座主峰皆朝向泰山主峰,人们根据民间的美丽传说,为其取名“九女峰”。在2017年之前,这片覆盖泰安岱岳区道朗镇19个行政村的山区,还只有一个村发展乡村游,规模较小、业态单一。随着“文旅+农业”的深度融合,如今的九女峰片区,俨然一幅北方富春山居图,已形成山下大众休闲、山上文旅体验、深山高端康养的立体发展格局,区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任督二脉”贯通,工商资本争相进驻。

文旅融合发展核心要文化铸魂。为挖掘传统、传承文化,岱岳区从项目规划和定位时就确定了“九女礼泰山、群峰映岱岳”的片区文化主题,为所涉辖区的各村确定特色文化主题,比如,花田北张、春天里峪、红色朱洼、大美丰山、氧心八楼、清秀东西门、灵秀大王庄等,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片区内各点各村的旅游发展从招商引资到规划建设都在整个文化主题框架内进行。

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全面发挥党委、支部、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将九女峰片区文化旅游各项工作都以党的工作统领起来。同时,坚持高标准谋划,不规划不开发,在全区文化旅游规划和道朗镇规划的基础上,聘请北京观筑设计院、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青岛朴宿集团三家团队,编制九女峰片区专项规划,细化重点村庄的文旅规划,指导工作实践。

坚持练好内功、用好外力。区委、区政府在大局上谋划,于关键处落子,抓好两个关键,一是搭环境,二是抓招商。山前的九女山路,东起旅游经济开发区,西至肥城市潮泉镇,全长12.04公里,总投资达到2.82亿元,既是泰安泰肥一体化的重要通道,也揭开了泰山九女峰的神秘面纱。此外,仅今年新硬化的柏油连村路、环山路、农村“三通”、环山路安全防护工程就投资1.1亿元。片区基础设施全面打通,工商资本来了一看,既有绿水青山,也有景区级别的配套,很快达成投资意向。区委、区政府带着各村外出招商、服务项目,目前,连同鲁商集团,共有15家工商资本在这片山村开发建设,激活了区域旅游发展的一池春水。

坚持利益联结、强村富民。区域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富民工程。有了工商资本的支撑,区委、区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带动片区农民发展高质高效产业、订单式培养产业化工人,同时指导各村创办合作社、成立公司、劳动服务中心等,将乡村有形的土地、人力资源和无形的生态资源入股,与工商资本合作,规范整个片区的开发方式,让企业、村集体、村民三方形成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以茶溪谷和丰山村为例。茶溪谷创新了二产三产反哺一产的合作模式,将茶园的420个大棚免费返包100多个村民,并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持和采摘标准,到采摘季统一收购。村民收入由原来的每天60—70元,提高到现在的120—160元,成了农业产业化的工人。茶溪谷所在的丰山村,原来叫“金鸡窝村”,与茶溪谷合作,计划将所有3600亩土地都入股,集体运营。农民收入、村庄环境、文化内涵都有了明显提升,原来的“金鸡窝村”成了今天的大美丰山。

九女峰片区探索形成了“文化铸魂、党建引领、政府搭台、人才唱戏、资本助力、强村富民”的文旅融合岱岳模式。筑巢引凤,多点开花。目前,西部的九女峰示范区的鲁商集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项目,东部的岱岳山谷示范区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南部汶口古镇示范区的文化创意和杭州隐庐民宿项目,西南部的御道梨园示范区的华能国泰民安特色小镇项目,以及山口镇的鲁商和广东客天下集团共同打造的国际生态度假区项目、角峪镇的泰山天伦乐园康养研学双基地项目等项目相继落地并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呈现出全面融合的良好势头。

新闻推荐

肥城加快建设总部经济园区,着力打造千亿级支柱产业 干事创业担使命 一片匠心筑建安

□特约记者宋杰李胜男一组近日发布的数字引人瞩目:今年上半年,肥城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8.8亿元,增长26.6%。在过去的2018年...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