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清旧宅 因地制宜强增收 肥城市汶阳镇西高淤村“三资”清理成效显著

泰安日报 2019-09-16 07:52 大字

本报9月15日讯(通讯员 武姗姗 刘姝彤)自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村“三资”清理集中行动开展以来,肥城市汶阳镇西高淤村“两委”确立了“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突破口,把理清‘三资’作为赢得老百姓信任的关键点”的工作思路,突出“一户多宅”这个清理重点,多方齐动,攻坚克难,成功走出一条强村富民路。

专班操刀,核账目,清欠款,巩固清理成果。西高淤村共有村民402户,1326人,党员40名,耕地面积1535亩,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44万元。西高淤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多年来,侵占集体资产的现象比较严重。2016年,村党支部就牵头成立了清理小组,将涉及户全部集中起来,统一座谈交流,反复讲解政策,逐户做工作,下达解除合同通知,收回不合理土地,“三资”清理初见成效。专班进驻后,重新核查账目、丈量土地、梳理“三资”,根治“疑难杂症”,追缴遗留欠款。共查清村集体固定资产77项,总价220.42万元;林木资产2项,总价1.46万元;清理出机动地15.02亩、四荒地29.17亩、房前屋后8.82亩,收缴拖欠资金14.77万元。

突出重点,聚合力,破难题,清理“一户多宅”问题。西高淤村村庄建设早,缺少规划,村内多处废弃宅基地阻碍交通,村民一直怨声载道。借助“三资”清理集中行动,村“两委”积极组织老干部、老党员,成立“三资”清理党员先锋工作队,实行党员包户责任制,对村内67处废旧宅基地发起“总攻”,对建新未拆旧以及无主宅基地,村集体依法回收;对户口迁出多年的,采取房屋置换、原价回收等方式;对常年在外空户的宅基地,积极沟通,折价收回或与其他村民置换。在多方努力下,67处旧宅基地全部依法收回,签订协议。工作得到村民的一致肯定。

因地制宜,全方位,立体化,发展集体经济。“三资”清理基础在“清”,关键在“用”,为做好“三资”清理后半篇文章,经过与工作专班反复研判,村“两委”提出了“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借鉴经验、建设项目”的16字方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其中,2016年清理出的村南15亩土地,集体筹资3万元栽植皂角树2300余株,今年便可获得收益,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9万余元;利用地边地沿、沟渠道路,栽植杨树、国槐、白蜡等7000余株,形成了一笔“绿色存款”,预计年可增收8万元。同时,本次“清理”出的旧宅基地,成方连片的46处、21亩旧宅基地,村“两委”抢抓机遇,上报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申报材料,立项后预计可增收300余万元;零散的21处、12亩宅基地,村集体统一整理,栽植皂角树,预计可栽植700余株,年收益2万余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20万元。

新闻推荐

肥城桃以过硬品质叫响“甜蜜品牌” 香飘万里 “桃”你喜欢

本报9月5日讯(特约记者宋杰李胜男)米黄色的果皮上透着片片粉红,用小刀切开一块,汁水像蜜一般渗出,尝一口甘甜无比。“咱这个佛...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